安倍當首相第8年,背後是最長經濟復甦期
2019/12/27
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政權通過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挺過了日元升值蕭條,實現了長達51個月的「泡沫景氣」。始於2001年的小泉政權推進大型銀行等的不良債權處理,為長達73個月的長期經濟復甦開闢了道路。
佐藤、中曾根和小泉3人出任首相均是經濟衰退期,而卸任時則為復甦期。這令人覺得這些政權解決了經濟問題,為長期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 |
安倍的自民黨總裁任期截至2021年9月。目前,中美貿易摩擦等的海外風險正在提高。被視為經濟先行指標的新增招聘人數開始減少,還可以看到雇用的穩定出現崩潰的跡象。
東京奧運會後能否維持經濟增長是一個課題。根據剩餘任期內的狀況,與過去的長期政權相反,安倍在經濟政策上獲得的評價有可能在最後階段下滑。在今後的政局運作中,安倍在任期內是否實施眾議院解散和大選將成為焦點。如果經濟增長放緩,將越來越難以解散眾議院。
此外,安倍還因「賞櫻會」問題而遭到批評。12月20~22日的日本經濟新聞社輿論調查顯示,對政府説明「無法認同」的人達到74%。擔任內閣府副大臣的秋元司眾議院議員因涉嫌收受中國企業的賄賂而遭到逮捕。中國企業力爭參與包括賭場在內的綜合性渡假區(IR)項目。在執政黨內部,指出長期政權存在懈怠的意見也很多。
「擺脫通貨緊縮、挑戰屬於最大課題的少子老齡化、戰後日本外交的總決算,之後還有修改憲法」。安倍11月在總計在任天數達到歷屆單獨第1位時如此闡述今後的課題。這個順序還體現出經濟是修憲和留下外交政治遺産的前提這一安倍自身的意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