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專家會議見解全文:完全防範極難
2020/02/25
日本政府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對策專家會議於2月24日發佈的見解全文如下:
![]() |
日本政府專家會議副主席、地域醫療機能推進機構理事長尾身茂在記者會上介紹情況 (2月24日下午,東京都千代田區,Kyodo) |
「為了具體落實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對策的基本方針的見解」
1.緒言
此次專家會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的對策,為了從醫學見地提供建議等,適當向政府提出了建議。
我們如今正在與極其難以完全防禦感染的病毒戰鬥。從這種病毒的特徵來看,完全防止每個人感染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們認為能夠抑制感染擴大的速度。為此,今後1~2周是走向迅速擴大或是平息的關鍵時刻。如果感染迅速擴大,有可能出現患者人數的爆炸式增長,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增大,醫療提供體系不堪重負,同時,社會與經濟活動的混亂等也有可能加劇。
今後應採取對策的最主要目標是,抑制感染擴大的速度,盡可能減少重症者的發生和死亡人數。
我們認為,根據截至目前透露出來的資訊,向民眾直接傳遞我們如何分析現狀、具有怎樣的看法,是專家的責任,因此匯總了這份見解。另外,這些內容歸根結底只是現階段的見解,存在隨時變更的可能性。
2.日本國內感染狀況的評估
2019年12月上旬,中國武漢正式宣佈出現第1例感染者,但武漢封城是在2020年1月23日。在這期間,在武漢和日本之間有大量人員往來,我們認為其中就存在感染這種病毒的人。
日本國內多個地區都報告了不清楚何時、在何處、被誰感染的病例,處於國內感染有可能迅速擴大的局面。因此,儘管並未前往中國部分地區,目前也必須要加強警戒。
作為這種病毒的特徵,現在可以認為感染擴大風險較高的情況是,人與人面對面近距離接觸(彼此伸手可夠到的距離)因説話等持續一定時間以上、且多人之間交流的環境。我們最為擔心的是,通過這種環境的感染,由一人感染多人的事態在各個場所持續發生。
3.到目前已查明的事實
(1)感染者的狀況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大部分為無症狀或輕症,還有已經康復的人。
分析日本國內的病例發現,發熱和呼吸系統症狀持續1周左右的情況較多,很多人表示身體出現強烈的倦怠感。
但是,一部分病例需要接受人工呼吸器等集中治療,呈現嚴重的肺炎症狀,與季節性流感相比入院期間變長的事例正在出現。現階段的調查顯示,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礎疾患的人出現重症化的風險更高。
(2)關於感染途徑等
截至目前查明的感染途徑主要是咳嗽和嚏噴等的飛沫感染和接觸感染。我們認為並未發生空氣感染。但例外的是,在極近距離面對面的情況下,即使沒有咳嗽和打嚏噴等也會感染,無法否定這種可能性。
即使是無症狀和輕症者,也存在傳染其他人的病例,傳染力和重症度未必相關。這種情況使得應對這種傳染病變得極為困難。
(3)關於PCR檢測
PCR檢測目前是能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唯一檢測方法,需要在必要時適當進實施。
在日本國內感染病例正在增加的當前,從預防傳染病的政策角度出發,對所有人進行PCR檢測的病毒對策並非有效。此外,雖然政企校(即政府、企業和高校)都在拼命努力,但由於設備和人員的制約,無法對所有人進行PCR檢測。我們認為,為了應對感染迅速擴大,有必要將有限的PCR檢測資源集中用於存在重症化風險的患者。
此外,快速診斷套件的開發現在也在積極推進。
(4)醫療機構的狀況
由於「鑽石公主號」的狀況,以東京圈為中心的醫療機構的很多傳染病病床處於已被利用的局面。如果擔憂感染的民眾大量湧向醫療機構,醫療提供體系有可能進一步陷入混亂。此外,醫療機構有可能成為導致感染迅速擴大的場所。
4.拜託大家做到的事情
我們認為最近1~2周的動向是日本國內感染是否迅速擴大的關鍵時刻。因此,我們民眾必須做到各自力所能及的事情。
尤其是出現感冒和發熱等較輕症狀之際,請不要外出,要在自家療養。不過,如有以下情況,絕對不要忍耐,應直接諮詢都道府縣設置的「回國者與接觸者諮詢中心」。
●感冒症狀和37.5°C以上發熱持續4天以上(包括必須服用退燒藥的情況)
●出現強烈的倦怠感和呼吸困難
※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患的人,上述狀態持續約2天
此外,沒有症狀的人也應各自調整一天的行為模式,應儘量避開人與人面對面近距離接觸(彼此伸手可夠到的距離),不要處於持續一定時間以上且多人之間交流的環境。雖然沒有症狀也存在感染的可能性,但也不要因擔心立即前往醫療機構就診。請注意避免感染擴大至醫護人員和患者,同時避免醫療機構面臨過重負擔。
教育機構和企業等組織的各位也在為防止感染迅速擴大而發揮著重要作用。考慮到各自活動的特徵,應採取改變集會和活動的舉行方法、出行方法的分散、遠端辦公和線上會議等盡可能的舉措等。請大家協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