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歐面臨人工呼吸機短缺風險
2020/03/27
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持續擴大。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顯示,截至3月24日(北京時間25日)全球的感染人數超過40萬人。在尚無特效藥的背景下,各國的重症患者正不斷增加。被用於輔助呼吸、維持患者生命的人工呼吸機成為關鍵。在歐美,政府向醫療器械以外的廠商請求協助,政府和民間企業攜手確保人工呼吸機。
患者肺炎症狀惡化之際,需要在重症監護室(ICU)裏使用人工呼吸機等。在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的義大利,重症患者急劇增加。義大利的死亡率高於其他國家的原因之一被認為是治療跟不上。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基於世界衛生組織(WHO)2009年的調查發佈的論文顯示,在歐洲每10萬人擁有的ICU床位數量方面,德國為29.2張,義大利僅為12.5張。
![]() |
雖然難以單純比較,但日本集中治療醫學會2006年的調查顯示,日本國內每10萬人擁有的ICU床位數為4張左右。之後隨著醫院的新建和改擴建,情況被認為得到改善。
人工呼吸機除了向氣管插入管子的插管型和戴到口鼻上的口罩型外,還有代替無法通過肺和喉嚨呼吸的患者肺部的體外膜肺氧合(ECMO,又稱人工肺)。通常的型號為插管型。
![]() |
旭化成子公司增産的人工呼吸機 |
日本呼吸療法醫學會等機構在2月中旬對日本國內的人工呼吸機等的臺數進行統計發現,作出回答的1558處設施合計擁有2萬2254台人工呼吸機。其中,6成尚未使用、處於待機備用狀態,即使患者增加也能夠應對。
不過也存在課題。大學醫院的一名醫生表示,「重症肺炎患者需要持續使用幾週的ECMO的數量較少」。日本擁有約1400台ECMO,比普通人工呼吸機少。截至2月,接近9成ECMO處於待機備用狀態,不過如果重症患者急劇增加可能無法應對。在日本國內,生産人工肺的尼普洛公司表示,「目前能夠向日本國內穩定供貨,不過來自醫療機構的洽購增加,將討論增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