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冠檢測1天不到2千件,是德國1/17
2020/04/02
日本厚生勞動省擔心如果在適用這種法律的情況下過度擴大檢測範圍,包括並未感染卻誤判為感染的情況在內,入院患者將激增,醫院可能陷入功能不全、最終導致醫療系統崩潰的狀況。
3月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對各都道府縣等顯示方針稱,如果出現感染擴大入院患者增加導致難以收治重症患者的情況,雖然檢測結果呈陽性,但屬於輕症的話,原則上讓患者在自家療養。
雖然這一方針提出已有一個月,但厚生勞動省仍未提出已達到上述狀況的判斷以及具體的標準。因此,在醫療一線,仍原則上採取讓患者入院治療的應對方式。結果,在東京都,病床數正日趨緊張。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表示「情況已到危機邊緣」,危機感正在加強。
日本國內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數雖然仍處於較低水準,但感染擴大的勢頭並未停止。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3月1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檢測、檢測、再檢測。這是一個嚴重的病」,強調了病毒檢測的重要性。擔任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的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澀谷健司表示「雖然對全部人進行檢測沒有意義,但應擴充可疑情況下能迅速進行檢測的體制」。
在日本的城市地區,感染途徑不明的患者正在激增,因此有必要通過擴大檢測網來抑制感染的擴大。
在海外,與獲得結果需要時間較長的PCR檢測法相比,採用簡易檢測法的趨勢正在擴大。在南韓和美國,採用「得來速(Drive-through)方式」等,高效地在醫院以外大量實施檢測的手段已經確立。日本愛知縣計劃在醫院以外確保100間面向輕症者的設施。根據接受檢測的需求、為維持醫療體制而應採取的手段很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