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疫群龍無首,或學美國建立指揮部
2020/06/24
南韓則由「南韓疾病管理本部」負責防疫工作。該部門有權根據南韓的傳染病預防法向各個政府部門提出要求。預算規模約合700億日元,由900人左右運營。南韓以Drive-through化(不用下車就能檢測)PCR檢測為主導,有評價稱取得了遏制疫情的效果。南韓還決定將該部門由本部升級為廳級單位。
台灣基於未能充分應對2003年「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的反省,此次大力開張防疫工作。為防控新冠,新設了跨部門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該機構的初期應對取得成功,疫情在台灣沒有大範圍擴散。
與這些組織相比,日本的國立傳染病研究所不管在預算還是在人員方面都有些遜色。2020年度預算約為60億日元,研究人員只有300人左右。日本以前沒有發生過像其他國家那樣的大規模傳染病,缺乏足夠的必要性。
日本大學危機管理學教授福田充表示,「我支援日本版疾控中心。危機管理必須要跨官廳來開展」。
圍繞特別措施法修正案的國會審議加上了附帶決議,把設置日本版疾控中心作為示例,寫入了要求政府探討危機管理組織方式的條款。
美國疾控中心是設立專業組織的一個樣本,但也有很多聲音批評其在此次新冠疫情初期應對失誤。失誤原因被認為是組織的獨立性強。
在檢測套裝的準備方面,美國疾控中心局限於自主開發,不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各國合作,導致這期間疫情擴散。也有人指出其獨立性強恰恰成了障礙。
鑒於上述教訓,自民黨考慮採用給日本的機構賦予許可權、同時也重視與政府和國際機構合作的方法。
日本政府顯示出在新冠疫情結束後驗證此次應對策略的方針。日本經濟財政再生相西村康稔表示「要總結各種經驗,充分考慮什麼樣的組織體制有效」。
設立指揮機構還面臨組織梳理及機構冗余等課題。福田也強調「縱向有厚生勞動省、經濟産業省、環境省等官廳存在,建立新的組織並不容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