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倍口中消失的「安倍經濟學」
2020/08/25
憑藉「安倍經濟學」贏得支援後,安倍開始致力於想做的事。如果支持率下滑,就通過經濟優先來重獲支援,這是第一次上台時想要同時解決難題但慘遭失敗的安倍總結出的政權運營「法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允許部分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安全保障相關法案方面。該法案2015年9月19日剛一通過,安倍便在9月24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拋出「希望出生率1.8」等「新安倍經濟學」。目標是借重視分配的經濟政策,挽回支持率。
安倍兩次決定解散眾院舉行大選都與消費稅有關。安倍提出「安倍經濟學」,使推遲增稅和變更用途成為爭論的焦點。2016年夏季的參議院選舉也通過再次延期增稅而獲得勝利。
這條法則為安倍帶來了穩定的支持率。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從未跌破30%的危險線。安倍在國政選舉和黨總裁選舉中9連勝,構築了「安倍一強」的政治體制。
在近期支持率下滑的2020年6月以後,原本是要推動經濟的時期。但法則出現了變化。
「消費稅應該減稅」,在6月的自民黨議員聯絡會上,積極財政派中支援首相的西田昌司提出應減稅到8%。雖然黨內有人揣測「首相會不會再次以減稅為爭論焦點來解散眾議院」,但安倍並沒有採取動作的跡象。
其中有被迫應對疫情的因素,而且也無法保證能夠以「安倍經濟學」重新獲得支援。
日本政府7月正式確認,景氣復甦在2018年10月結束,目前已經進入衰退局面。已經不可能刷新戰後最長記錄。從日本經濟財政再生相西村康稔處看到報告後,安倍只是簡短回答了句「嗯,這樣啊」。
安倍今年在新聞發佈會上從未提及「安倍經濟學」。在2016年參議院選舉前的6月新聞發佈會上連提了18次,2014年眾議院選舉前的11月連提了11次。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提的次數逐漸減少。
2020年春季反覆提起的「疫情後經濟V字復甦」現在也不好再提了。受7月以後疫情再次蔓延的影響,可能已經無法實現。
熟悉日本經濟、也跟安倍交換意見的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保羅·謝爾德(Paul Sheard)這樣説道:
「受疫情影響,日本經濟再次陷入低迷,進入慢性通縮的危險性很高。此次才應該承諾通貨再膨脹政策」。
安倍任期還剩下一年多,經濟運營目前一片混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