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俄羅斯問題的淵源
2022/02/17
1999年波蘭、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約,2004年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加入北約。美國也出於援助這些國家向民主市場經濟轉型的考慮,支援它們加入北約。
前蘇聯成員烏克蘭和喬治亞也提出了加入北約的目標。普丁政府的危機感增強,認為與其對立的北約正在逼近俄羅斯邊境。
普丁政府對人口超過4000萬的地區大國烏克蘭加入北約表示強烈反對,稱「這是一條紅線」。俄羅斯通過在烏克蘭邊境附近集結超過10萬人的軍隊,把美歐拉到談判臺上,提出了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等要求。
而在歐美,有觀點認為俄羅斯才是「違背承諾」的一方。列舉的例子之一是1994年俄羅斯與美國、英國簽署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該備忘錄的內容是,由俄羅斯接手蘇聯解體時留在烏克蘭境內的核武器,同時需尊重烏克蘭的主權。
按照該備忘錄,俄羅斯成為前蘇聯成員中「惟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維持了核安全秩序。2014年俄羅斯通過武力吞併克里米亞半島時,就被指違反了布達佩斯備忘錄。
針對俄羅斯此次在烏克蘭邊境附近集結超10萬兵力的行為,美國同樣批評稱違反了該備忘錄。
圍繞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問題,也有人指出俄羅斯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的核心原則「禁止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雖然俄羅斯引用1999年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歐安組織)發表的《伊斯坦堡宣言》等,主張「安保不可分割」,有關國家應跨越領土界限共用安保。但集結軍隊威脅鄰國烏克蘭安全的做法,卻與其自身主張背道而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石川陽平 莫斯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