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松下前社長中村邦夫去世

松下前社長中村邦夫去世

2022/12/01

PRINT

       2000年至2006年擔任松下電器産業(現為松下控股)社長的中村邦夫于日本時間1128日上午820分因肺炎在大阪府守口市內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3歲。告別儀式由親屬舉行。松下控股將舉行告別會,日期等尚未確定。聯繫人為該公司秘書室保信科。

 

中村邦夫

 

       中村邦夫于2000年就任松下電器第6任社長。他提出「破壞與創造」的口號,調整了家電流通及開發生産體制,對按商品分類的事業部體制進行重組等,推進了經營改革。2006年就任會長後,擔任過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副會長等職,致力於經濟界的活動。

 

       「破壞與創造」的改革者

 

       2000年就任松下電器産業社長後不久,中村邦夫被叫到豐田創始人豐田章一郎的辦公室。豐田章一郎對他説,「松下倒閉的話,可就難辦了」。自松下幸之助時代起,松下就與豐田有業務方面的聯繫和創始人之間的交流。據悉,中村邦夫當時縮起身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重大責任。豐田章一郎的房間裏掛著松下幸之助書寫的「青春」兩個大字。

 

       「破壞與創造」——中村邦夫提出了這一振奮人心的口號,對停滯不前的松下電器進行了果斷的結構改革。「先破壞再創造,這是獨樹一幟的特點」,他生前曾對記者這樣説。他調整了松下幸之助建立的事業部體制等,在不設置「神聖地帶」的情況下,大力推進了改革。

 

       2006年擔任會長後,中村邦夫主導了將兩家公司收為全資子公司的工作,一家是儘管存在資本關係、但重覆業務較多的松下電工,另一家是擁有有望成為增長業務的車載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的三洋電機。雖然在與兩家公司的融合上經歷了不少艱辛,但最終還是衝破了種種阻礙,為現在的松下控股奠定了基礎。

 

       但另一方面,大力進行鉅額投資的電漿電視業務卻遭遇了失敗,在平板電視的霸權之爭中輸給了液晶電視,中村邦夫卸任社長職務後,公司在2011財年(截至20123月)和2012財年(截至20133月)連續兩年計提了超過7000億日元的最終虧損。他晚年時坦率地承認,「這是我的責任」。

 

       中村邦夫大膽地轉變了經營方針。原因之一是在英國和美國工作時養成的理性主義思維。他非常認同「公司的存在是為了增加利潤並實現增長」的理念。擔任社長時,還經常向長期在美國工作的佳能的御手洗富士夫等前輩級經營者諮詢,受到他們的熏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