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2月27日作出決定,今年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首腦會議將於11月召開。日期定在11月4日美國中期選舉之後,以方便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這可能顯示出中國對美國的關照,強調了中國政府重視美國的姿態,同時也有可能是出於動搖日美同盟的考慮。
此次峰會的主題是「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非正式首腦會議將於11月10~11日在北京郊區舉行。
此外,此次APEC峰會的舉辦日期被定在了11月15~16日在澳大利亞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首腦會議之前,這顯示出中國希望通過圍繞推進自由貿易以及穩定世界經濟等的討論,在隨後的G20峰會上也掌握主導權。
中國方面最初計劃10月中旬舉行APEC峰會。不過,美國方面表示「在美國中期選舉之前,歐巴馬總統有可能無法出席」,希望中國重新調整會議日程。
圍繞中美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任前就表示力爭與美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並一直呼籲中美展開合作。在美國國務卿克里2月訪華之際,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等人先後與其進行了會談。此外,為了3月下旬在荷蘭海牙舉行核安全峰會之際實現歐巴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的首腦會談,雙方正展開磋商。
不過,2月2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與十四世達賴喇嘛進行了非正式會見。中國方面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稱「將嚴重損害中美關係」。
但隨後中國在APEC日程調整過程中依然顯示出對美國的關照,其背景是中國方面打算向美國表達希望構建穩定關係的態度。相關人士表示,「中國國內對歐巴馬與達賴會談的反對聲音並不強烈,因此可以在不用考慮國內輿論的情況下向美國作出讓步」。
與此同時,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以及歷史問題導致日美之間出現隔閡的情況下,中國似乎希望抓住機會,進一步動搖日美兩國的同盟關係。
當然,中國政府重視中美合作的姿態未必永遠持續。
「陸海空、網路、太空……。目前中國在任何領域都沒有戰勝美軍的把握」。在中國新領導層換屆後,以中國軍隊前高官為中心的研究會在非正式情況下實施了中美開戰的模擬,結果中國軍隊遭遇慘敗。眾多觀點認為,目前中國在外交層面的對美合作姿態是為了在軍事實力能與美軍抗衡之前爭取時間。
(島田學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