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CICA)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演講,圍繞亞洲的安全保障顯示出構造構造美國對抗軸的想法。中國的戰略是以經濟合作為後盾,逐步加強聯合,拉入和歐美對立加深的俄羅斯,提高影響力。
「亞洲的安全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維護」,習近平在演講中針對美國強化同盟,主張「任何國家都不應該謀求壟斷地區安全事務」。針對在美國主導下建立的秩序,中國顯示出將聯合俄羅斯和亞洲各國解決地區安全問題的鮮明姿態。
習近平的講話表明,讓人感到中國在外交上已經改變了鄧小平所倡導的隱藏實力積蓄力量的「韜光養晦」方針。
這一趨向在習近平一就任國家主席就有所顯現。習近平去年3月在上任後首次出訪與俄羅斯普丁總統會談時,就討論建立抗衡美國的新的安全框架。而浮出水面的就是因日美等七國集團(G7)成員未加入而毫不起眼的亞信會議。
習近平看準中國擔任東道國這一時機,試圖從本次峰會起,將其轉變成由中俄主導的安全會議組織。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也表示同意:「希望將亞信會議變成亞洲版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
圍繞南海局勢,習近平面對來自國際社會的批評,表示將盡力和平解決,同時又強調「反對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對以鄰為壑、損人利己」。顯露出對存在摩擦的周邊國家的不滿。
「發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決地區安全問題的‘總鑰匙’」,習近平在約15分鐘的發言中使用了24次「發展「,提出發展經濟的必要性,表示中國有進行經濟合作的準備。中國希望通過經濟合作來擴大影響力。
「沒有來自中國的經濟援助能否發展嗎?」一名東盟(ASEAN)國家駐北京的外交人士稱在國際會議上經常會被中方這樣問。該人士認為中國希望的「新秩序」就是對於存在摩擦的國家通過暗示減少合作維持友好關係。
周邊國家對中國強硬姿態的警惕由來已久。在批評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同時,中國能否提供超過美國的信賴?除了經濟援助,還必須努力贏得周邊國家的信任。
(島田學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