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平均指數4月10日上午一度突破2萬點大關。除了日元貶值和超低利率帶動企業受益出現擴大外,日本的資産運用和企業管理的一體化改革也在推進,資金的流向已開始發生變化,之前從存款流向國債的資金開始轉為流向股市。股價上漲將産生推動日本企業成長,促使資金流向企業的良性循環。雖然當前期待先行的色彩濃厚,但是日本國內資金從儲蓄轉向投資這一新潮流的勢頭正在增強。
日經平均指數時隔約15年再次突破2萬點大關,股票市場今後將如何變化呢?
一橋大學的特任教授伊藤邦雄指出日本「隨著企業與機構投資者對話的推進,今後不僅是投資者選擇企業,企業也可以選擇投資者。企業接受誰的投資在提高企業價值和股價方面將成為重要的資訊」。
企業與投資者的對話氛圍日益高漲。但是企業經營者能夠與湧來的投資者會面的時間十分有限。因此自然將優先與有助於提高企業價值的投資者對話。日本經濟將呈現出一種新的姿態,即借助企業和投資者的相互切磋使競爭力得到強化。
關於日銀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及公共養老金加大股市投資比率推動股價走高,市場上也有部分聲音認為這是「政府行情」。但如果把這視為可以使日本國內民間資金的流向由國債轉向增長企業的誘因,泛泛地批評「政府行情」有可能會誤讀股市的走向。
資金的流向變化徵兆已經出現。2011年12月底,現金、存款佔個人金融資産的比率為55.7%,到2014年12月該比率下滑到了52.5%,另一方面,投資信託由3.6%增加到了5.5%,股票及資本由6.5%增加到了9.5%。雖然沒有太大變化,但日本國內資金出現了由儲蓄轉向投資的流向。
目前所面臨的課題並不少。企業管理改革在外國投資者眼中就像「一夜城」一樣,雖然令人震驚有好感,但今後,如果企業和投資者採取的措施陷入形式主義,則會令人失望。
本文作者為日經QUICK新聞 編輯委員 永井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