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股市/外匯 > 新興國外儲減少,中韓等低於合理水準

新興國外儲減少,中韓等低於合理水準

2022/11/08

PRINT

       新興國家的外匯儲備出現減少。截至10月底,南韓的外匯儲備比2021年底減少14%,中國也減少6%。美國加息導致美元升值,換算成美元的金額隨之縮減。有的國家為了保護本國貨幣而進行匯率干預,造成美元資金減少。如果外匯儲備不足,就很難應對資金外流等危機,有可能演變成動搖國際金融市場的事態。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統計顯示,截至9月底,南韓的合意外匯儲備規模(ARA)為98%,中國為58%。均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視為合理水準下限的100%。

 

       合意外匯儲備規模是將獲取外匯、償還對外債務、資本流出等風險換算成金額後,對能用外匯儲備彌補多少進行計算。如果轉化為數值後的風險和外匯儲備相等,合意外匯儲備規模就是100%,IMF100150%視為合理水準。

 

       中國人民銀行117日公佈的10月底外匯儲備額為3.0524萬億美元,約比2021年底減少近2000億美元,為20171月以來首次逼近3萬億美元大關。第一生命經濟研究院的西浜徹認為,「很難説足以維持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人民幣與美元(資料圖)

 

       南韓的外匯儲備額為4140億美元,比2021年底減少約500億美元。南韓金融監督院院長李卜鉉在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與以前的外匯危機和金融危機相比,現在處於可以管理的狀態」,忙於消除金融不穩定的説法。

 

       除中國和南韓外,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徘徊在1971年以來的最低位,該國的合意外匯儲備規模也只有84%。智利(61%)和南非(67%)也低於合理水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北京、犬嶋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