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大銀行的事務及IT業務在向印度集約
(2023/09/11)
-
三菱UFJ銀行和瑞穗金融集團將分別在本年度內大幅增加印度公司的員工。由於應對國際金融監管,近年來歐美的成本不斷增加。為此,日本大型銀行把業務轉移至英語和IT人才眾多的印度,建立能高效完成業務的體制……
-
G20峰會開幕,印度的協調力受關注
(2023/09/09)
-
峰會首日,各國就非洲聯盟成為G20的正式成員達成一致,還將討論糧食安全保障和能源價格高漲等議題。主席國印度表示:「首腦宣言已基本準備就緒」。不過,悲觀的看法認為難以就首腦宣言形成一致……
-
印度4~6月GDP增7.8%,也有隱憂
(2023/09/01)
-
印度2021年已在名義GDP上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5,預計2027年將超過日本……
-
「印度的世紀」真的要來了嗎?
(2023/08/16)
-
印度人口超越中國,躍居世界第一。印度還以「全球南方」的領導者自居。經濟迅速增長,印度的存在感日益增強。印度專家説:如今絕大部分經濟大國都覺得,如果要生存下去,必須和印度打交道……
-
莫迪的「第3任期」妥妥的?
(2023/08/15)
-
「(印度)將在我的第3個任期內躋身世界前三大經濟體之列」,莫迪近日做出了可以理解為「連任宣言」的發言。莫迪目前的支持率達到75%。雖然支持率看起來穩如磐石,但也存在障礙……
-
螞蟻集團將不再是印度支付Paytm的最大股東
(2023/08/09)
-
Paytm的運營企業One97的創始人兼CEO將成為最大股東……
-
印度將限制PC進口,被指為糾正對華貿易不平衡
(2023/08/08)
-
莫迪政府提出了「印度製造」,但電子産品等仍處於貿易逆差狀態。這也可能對蘋果和三星等的印度拓展産生影響……
-
索尼借印度和AI描繪新維度的全球化經營
(2023/07/07)
-
中山淳史:印度是不能用普通辦法對待的國家。毫無疑問,也是難度非常大的市場之一。但説到大獲成功的日本企業,可以想到鈴木。最近,試圖在印度市場打造立足點之一的日本企業是索尼集團。索尼將會怎麼做呢?
-
美國企業積極投資印度
(2023/06/28)
-
印度的魅力在於內需。「每人平均GDP3000美元」被視作國家經濟增長的臨界點,代表著國民購買力提高和消費加速。中國在北京奧運會的2008年處於成為經濟強國的節點。印度目前正在迎來城市地區以外消費者購買力也在提高的時期……
-
外資車企搶灘印度,能否挑落「一哥」塔塔?
(2023/06/15)
-
在印度純電動汽車領域,塔塔汽車掌握近9成份額,佔據壓倒性優勢,由於看好中長期增長,外資企業的投資也日趨增加。名爵汽車成為了進攻塔塔汽車根據地的急先鋒,但因中國資本構成制約,難以進行大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