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赴美開展業務被拒,原因何在?
2019/04/19
美國以安全保障方面的風險為由,正在加強對中國企業的封殺。繼去年排除華為之後,4月17日提出了不允許中國移動進入美國的罕見方針。美國警惕間諜活動和網路攻擊,將在政府主導下建立對華包圍網。這有可能招致中國的反制措施,圍繞資訊洩漏和技術轉讓問題中美嚴重對立。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17日透露方針稱,將駁回中國移動在美國開展業務的申請,計劃在5月9日舉行的下次會議上作出正式決定。美方高官17日以嚴厲口吻透露了對中國移動的警惕感,表示「如果中美之間發生衝突,有可能使美國的網路發生大規模障礙」。
中國移動為拓展國際電話等服務,2011年要求美國政府予以批准。計劃提供連接美國和外國的專用線路與網際網路相關服務。該公司認為,很多中國企業在美國建立基地,服務的需求巨大。
但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並未按字面意思理解中國移動進入美國的意圖。美方高官解釋稱,「考慮了所有可能性,但最優先保護美國安全」。擔心中國在美國國內擁有通信設備和線路、與美國的通信網連接之際,「資訊洩漏給中國政府」,確定了駁回申請的方針。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一直允許日本軟銀集團等外國企業在美國涉足通信業務。這是重視健康競爭環境的該委員會首次以安保為由拒絕外資進入美國。美方高官表示,「(此次判斷)適用於所有中國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或許也將如此」,並不掩飾這是針對中國企業的舉措。
中國移動是國有企業,被認為擁有超過10億用戶的個人數據,與中國政府攜手進行業務運營。該公司還是5G的推進力量核心,並且與華為展開合作。
主導此次決定的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阿基特·帕伊以意志堅定的對華強硬派而聞名。帕伊深得川普的信任,其行動被認為體現了美國政府的意向。
美國2018年4月推出新規,在事實上禁止獲得聯邦政府補貼的美國通信企業採購華為和中興的通信設備。計劃今後繼續嚴格監視中國的通信運營商。
![]() |
上海市近郊的中國移動廣告牌(2012年10月,Reuters) |
另一方面,中國也有可能對美國的強硬姿態加強反擊。日本慶應大學研究所的特聘副教授黑坂達也指出,「可能考慮採取禁止進入中國的美國企業把人工智慧(AI)等研究成果帶出中國等報復措施」。
如果發展為中美雙方的報復戰,再加上長期化的中美貿易戰,拉低兩國經濟的風險將提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多部田俊輔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