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面板廠商為生存發起技術攻勢
2019/07/17
在中國政府減少補貼、訂單環境出現惡化的背景下,中國的光伏面板廠商為生存下去再次發起攻勢。為了增加發電量,全球最大光伏面板企業晶科能源等開發出利用面板雙面發電的技術。中國企業憑藉低價格從2000年代後半期開始快速成長,但也接連有企業申請破産。在中國,光伏發電的優惠政策可能於近期停止。有聲音擔心如果需求出現減少,面板將再次陷入供給過剩。
![]() |
在上海召開的全球最大光伏發電展會上,中國企業相繼發佈了提高面板輸出功率的新技術。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光伏面板企業中,中國企業佔8家,京瓷等日本企業未能入圍。中國企業的全球份額也高達7成。
以2011年中國引入光伏發電的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為契機,當地相繼建立光伏發電設施,2017年全球光伏面板需求的5成以上集中在中國。但2018年5月,中國政府把電力收購價格下調1成左右,並把新建的大型光伏發電站排除在收購對象之外。有觀點認為,電力固定價格收購制度最早將在2020年結束。為了在無優惠政策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盈利,中國廠商正在加緊提高面板性能。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在展會上強調,背面也能發電的面板今後將成為潮流。普通的光伏面板只有正面能發電,但晶科能源注意到地面的反射光,採用了面板背面也能發電的結構。據稱發電量可比以往産品增加5~30%。
![]() |
其他企業也採取了行動。世界第3大光伏面板廠商天合光能展出了隨著太陽的運動而移動的追蹤支架。面板早上朝東、中午朝上、傍晚朝西傾斜,從而提高發電效率。華為技術公開了活用人工智慧(AI)分析天氣和地面的反射狀態,精確控制支架的自主系統。
雖然京瓷和松下等日本企業的面板性能超過大部分中國企業,但是由於零部件價格高、製造工序複雜,日本企業産品的成本較高。中國企業的戰略是使用廉價的零部件,通過雙面發電等新思路製造産品,憑藉價格競爭力掌握主導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