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面板廠商為生存發起技術攻勢
2019/07/17
中國企業追求通過大量生産形成規模優勢,相繼向市場投放低價面板。一舉超越了市佔率曾經位居前列的日本和歐洲企業。日本企業的生産規模較小,目前的面板價格被認為比中國企業高出3~5成。
但2013年歐盟(EU)以中國企業非法低價銷售産品為由,對中國産光伏面板徵收反傾銷稅,風向急劇轉變。曾排在全球首位的尚德電力申請破産。中型廠商也陷入困境,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産業被指出現「泡沫破裂」。
![]() |
京瓷的光伏面板 |
經過寒冬時期,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中國企業目前的面板出貨量遠超其他國家。但是當前的狀況與2013年前後十分相似。
作為中美貿易戰的序曲,美國川普政權2018年1月時隔約16年對光伏面板啟動緊急進口限制。中國産面板事實上被排除在全球3大的美國市場之外。
由於政府轉變政策,2018年中國的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減少17%。有聲音擔憂,如果電力固定價格收購制度停止,需求將進一步下滑。
中國廠商之所以積極開發技術,是為了今後在逆風環境下生存下去。力爭通過提高面板的效率降低發電成本,向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銷售。此外,還力爭在日本擴大市佔率。一方面,日本2020年度末之前將從根本上調整電力固定價格收購制度。
據歐洲光伏産業協會(SolarPower Europe)預測,2019年的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8450萬~1億6540萬千瓦,全球市場規模可能轉為縮小。如果光伏發電在新興市場國家的普及停滯不前,將和幾年前一樣掀起低價競爭,屆時中國廠商可能再次陷入困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花田幸典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