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廠商EV銷量達到全球的40%

2022/12/30


      日本汽車廠商和海外車企圍繞脫碳的戰略之間的差異很明顯。日本經濟新聞根據研究公司MarkLines的數據進行的獨立計算,預計2022年中國製造商將佔全球純電動汽車(EV)銷量的40%。美國和歐洲製造商分別佔30%和20%,而日本製造商佔不到5%。這主要是由於日本強調混合動力汽車(HV),這可能會進一步減少日系車在不斷擴大的電動車市場的存在感。

 

      2022年1月至11月的全球純電動車銷量約為680萬輛。這已經是2021年全年水準的約1.5倍。純電動汽車在汽車總銷量中的份額也從6%左右增加到10%左右。

 

      按國家劃分,最大的是比亞迪等中國製造商,大約有290萬輛。比亞迪除把重點放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外,也開始重視亞洲等地的市場。

 

比亞迪在日本的新車發佈會

 

       特斯拉等美國製造商(約210萬輛)以30%的比例位居第二,而德國福斯和法國雷諾等歐洲製造商(約120萬輛)則佔20%。中國、美國和歐洲製造商佔了全球電動車市場的90%。

 

       豐田、本田、日産等主要的日本車企只佔2%-3%,約20萬輛。預計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裏,也會在5%以下。2010年前後,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還處於幾千到幾萬輛的規模時,日本車企當時佔據70%-90%的份額。三菱汽車於2009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大規模生産的電動車"i-   miEV",而日産於2010年推出了其第一款電動車"Leaf"。

 

  

       中國和美國的廠商擴大市佔率的背後有兩個主要因素。一個是去碳化的加速,提高了在駕駛時不排放二氧化碳的電動車的價值。與汽油車相比,電動車的部件更少,使特斯拉和比亞迪等新興企業更容易出現。

 

       第二是圍繞混合動力車的環境變化。大眾操縱柴油引擎排放數據的行為2015年被發現。在此之前,競爭的焦點是提高柴油車燃料效率的措施,但事件之後大眾的戰略一舉轉向電動車。

 

       這個判斷的背後是希望避免在混合動力車市場上的競爭,因為豐田等日本製造商在這方面具有優勢。歐洲各國政府也在推動此事,並發表了在2030年代禁止銷售包括混動車在內的汽油車等一系列目標。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根據「鼓勵更多使用環保汽車的減稅政策」,在車輛檢查時收取機動車噸位稅等,對符合燃料效率標準的混合動力車以及EV和燃料電池車(FCV)給予優惠待遇.

 

      由於電池成本高,日本汽車廠商認為混動車比電動汽車更能帶來二氧化碳的減排,所以一直採取重視混動車的戰略。日本的可再生能源的普及比歐洲慢,認為用火力發電的電動車減排效果不會很高。

 

日系車的EV銷售比歐美車企少

 

      然而,日本的汽車市場只佔全球銷量的5%。如果堅持混動車,過分關注日本市場,誤讀全球趨勢,可能會失去競爭力。日本廠商也在逐步轉向電動車,本田宣佈在2040年前將所有新車銷售轉向電動車或燃料電池車,退出汽油動力車。

 

      電動汽車在全球銷售中的份額已經從2010年前後日本銷售強勁時的不到1%上升到目前的10%左右,並且預計將進一步增長。日本廠商的轉向電動汽車等去碳化戰略,將進一步影響其業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藤岡昂、山田遼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