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非洲的開發,歐美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案例接連不斷。南非和尚比亞的鐵路升級改造計劃已確定由中美等國企業共同參與。一直以來歐美與中國企業圍繞資源等展開激烈競爭,不過為了分散投資風險和分擔任務,雙方已開始摸索進行合作。如果技術實力卓越的歐美企業與成本競爭力強大的中國企業聯手的動作出現擴大,估計對非洲的開發將變得愈發活躍。
|
非洲的大都市各處都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市中心) |
南非的國有運輸公司Transnet於3月份確定了1064輛貨運列車機車的供貨商。獲得訂單的是美國通用電氣(GE)、加拿大的龐巴迪(鐵路部門的總部位於德國)以及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4家公司。訂單額約為5000億日元,是南非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Transnet公司的高管解釋稱,之所以選擇多家企業是因為「交付時間緊張,為確保在2017年之前交付」。另外為了降低成本,該公司認為擁有先進技術的歐美企業與中國企業是最佳組合。
3月在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尚比亞也達成了歐美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案例。華為技術與龐巴迪共同獲得了鐵路控制系統的訂單。將採用歐盟(EU)規格的系統,利用電腦和無線通信技術自動控制車輛。兩家公司將合力為縱貫該國的約1000公里長的大動脈的建設控製成本。
非洲經濟增長潛力巨大,不過落後的物流網等基礎設施的不完善阻礙了經濟增長。在非洲東部的肯亞,中國的建築公司正在推進鐵路和港灣建設,努力克服課題。
一直以來,為獲得類似開發案件,積極投資的中國企業與擁有豐富經驗的歐美企業展開了激烈爭奪。據聯合國貿易開發會議統計,截至2011年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餘額達150億美元。雖然較超過550億美元的美國和法國相比,規模仍很小,不過中國企業正結合提供貸款的方式奮力追趕歐美。
近來出現合作動態的背景是,非洲開發的需求出現了變化。雖然優先削減成本的傾向很強,不過既注重「質」又注重「量」的案件不斷增加。大量引進先進低燃耗機車的南非的案例就是一個典型。
中國企業不得不轉變一味進攻的戰略也事出有因。在原油資源豐富的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等國,中國企業一直在加速推進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投資,但投資並不是一帆風順,例如南蘇丹的油田項目就損失慘重。與歐美企業合作的話,除了能分散投資風險外,還能夠緩和非洲各國對中國的警惕感。
中國對非洲的年直接投資額正迅速逼近美國,存在感不斷提高。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2013年發佈的報告書中指出「雖然美國與中國仍存在對抗意識,但是如果在技術等層面攜手合作,包括非洲在內3方均將受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