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公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中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24萬,較上年同期減少了20萬人。這是自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以來新增就業人數首次出現減少。中國政府在經濟政策運營方面最為重視就業穩定,因此接下來很可能會增強基礎設施建設等經濟刺激政策。
中國一季度的實際經濟增長率為7.0%,為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增速。圍繞今年的經濟運營,中國政府將經濟增長目標定在「7%左右」,將城市地區的新增就業人數目標定在「1千萬人以上」。
中國2014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率為7.4%,新增就業人數1322萬人。今年以來經濟進一步減速。在地方,以明顯趨冷的房地産行業和煤炭等資源開採行業為中心,還開始出現大規模裁員的動向。
中國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副司長叢亮表示,「局部地區,比如東北、山西可能出現了資源性枯竭城市的就業問題,但是總體來説還是行業性、局部性和區域性的問題。從全國來看,整體就業的形勢還是比較穩定的」。同時,招聘和就職人數均出現減少,一季度的求人倍率(企業招聘人數與求職人數之比)為1.12倍,較上年同期的1.11倍相比稍微有所改善。
不過,叢亮同時表示,「要看到下行的壓力也還比較大,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放緩態勢還在延續,一些指標回落,包括一些領域和地區困難是加劇的」。如果放任經濟繼續減速,對就業的消極影響將出現擴大,例如失業人數增多等,可能加劇社會的不穩定。
因此,市場對「中國政府將加大經濟刺激政策」的猜測出現升溫。關於金融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央行)4月20日將存款準備金率降低了1%。降幅相比常見的0.5%有所擴大,刺激經濟的姿態十分明顯。
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將加速。發改委固定資産投資司預測在資訊通信網及水利設施等重點領域「估計最近將著手開展新投資項目」。計劃通過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針對中小企業減稅,以及實施金融放寬政策等,防止經濟惡化。
中國領導層將繼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穩中求進」等經濟政策基本姿態。對雷曼危機後出台的4萬億元大規模經濟對策等大幅增加財政支出的經濟刺激措施仍將保持慎重姿態。
另一方面,如果經濟不穩定,消化過剩設備等伴隨著陣痛的結構改革也將難以推進。為使經濟走上穩定軌道,估計中國將繼續採取走鋼絲式的政策措施。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