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企正不斷地更換高層。繼大型石油企業等之後,第一汽車集團與東風汽車也發佈了董事長更疊的人事消息。在中國領導層加強懲處腐敗的行業,企業高層更疊備受關注,顯露出中國領導層希望通過人事權來加強管理及參與經營的想法。大型國有企業之間還被認為正在摸索進行大規模企業重組,也有觀點認為,此舉是在為其佈局。
現在宣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主要領導變動的決定——據稱在第一汽車於5月7日召開的緊急幹部會議上,來自中央組織部的官員剛一宣佈,會場瞬間有些躁動。因為新任董事長竟然是競爭對手東風汽車的董事長徐平。
徐平是從東風汽車的前身原第二汽車走出來的。一直在東風汽車的技術領域工作並嶄露頭角,而且近5年一直擔任東風汽車的董事長。雖然東風汽車和第一汽車同為國有大型車企,但兩者在生産和汽車銷售上屬於相互競爭的關係。
3月中旬,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對第一汽車前董事長徐建一展開調查。之後,第一汽車的董事長職位一直空著。
而東風汽車也在5月6日宣佈了由第一汽車前任董事長、現任吉林省黨委副書記竺延風出任董事長的人事任命。此前中國大型國有汽車企業一貫由企業元老擔任掌門人,這種「交叉式人事變動」實屬罕見。
中國領導層最近大膽進行人事更疊的背景有三個。第一,希望在經濟領域也強烈體現出自己的意向。此次退位的大型國有企業的掌門人多是在上屆政府時期任命的。
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此次被任命第一汽車董事長的徐平。去年,徐平作為東風汽車的掌門人與法國標緻雪鐵龍(PSA)實現了資本合作,在産業政策方面也被認為與現任領導層相近。
第二,中國現任領導層已開始掌控黨及政府要職的人事權。各公司管理層的人事權是黨的專管事項,由中央組織部掌管。不過此前受與黨內幹部及官僚有密切關係的既得利益階層的阻撓,無法按照預想行使人事權。已經落馬的前最高領導層成員周永康等「石油幫」就是典型代表。
中國領導層通過向這些「禁區」派出名為「巡視組」的特別審查小組,徹底調查違法行為。
近來在中國有傳聞稱,中國石油化工和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汽車和東風汽車將進行經營整合,有關大型重組的猜測接連不斷。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領導層已開始研究將現有112家國務院下屬大型國有企業減至40家。在換帥的同時,估計也有可能正在摸索進行大規模的業務重組。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阿部哲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