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三

  • 0409

  • 搜索
Home > 中國 > 經濟 > 人民幣貶值是把雙刃劍

人民幣貶值是把雙刃劍

2015/08/12

PRINT

       中國接連提出經濟刺激對策。中國人民銀行(央行)8月11日為促進出口,下調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人民幣大幅貶值近2%,這似乎反映出中國當局對經濟減速抱有強烈危機感。

       中國7月出口量同比減少8%。截至7月,批發物價指數連續41個月出現下滑,中國製造業備面臨通貨緊縮壓力。

       中國當局最近每月都出台貨幣寬鬆政策,加強經濟刺激力度。7月底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3.3%。不過,要想充分發揮貨幣寬鬆的效果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對於能否實現今年政府提出的經濟增長7%左右的目標,仍有很多聲音表示懷疑。對經濟的擔憂迫使中國當局採取了通過誘導人民幣貶值而促進出口的措施。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即將訪美,此舉還透露出了中國政府希望在此之前穩固經濟運營大局的意圖。不過,美國一直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李克強總理在今年4月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也曾表示不能靠貶值來刺激出口。誘導人民幣貶值雖然是一把可能成為中美關係火種的雙刃劍,但決定讓人民幣貶值也反映出了中國的苦楚。

        貨幣貶值還可能導致資本加速流向海外。SMBC日興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牧野潤一估算:「此次人民幣貶值,(出口增加將帶動)中國經常收支增加約50億美元,資本收支減少約300億美元,相抵後估計資本流出將超過資本流入」。

        除了促進出口之外,中國當局冒如此風險似乎還有其他理由。此前根據銀行每天早晨報告的匯率來設定中間價,但從11日起將參考上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提供中間價報價。在中國金融相關人士之間,也有觀點認為「今後將讓中間價本身符合市場行情,盡可能交由市場決定人民幣匯率」,認為這是向人民幣匯率實現自由化邁出的一步。

       人民幣貶值帶動出口增加,如果中國經濟穩定,對於世界經濟而言也會起到利多作用。不過,過於誘導人民幣貶值,中國則會大量出口低價位産品,向全球輸出通貨緊縮。還可能導致與中國存在競爭關係的東南亞各國等競相促使貨幣貶值,受到指責。

       中國領導層日前提出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作為國家目標,力爭今年將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在11日的上海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下滑1.8%,收盤價為1美元兌6.3231元。創下歷史單日最大跌幅。如果人民幣作為「強大貨幣」吸引全球資金的魅力減弱,人民幣的國際化之路仍將遙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9
投票總數: 5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