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續2日下調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明確了為促進出口誘導人民幣貶值的姿態。超過預想的經濟減速讓世界第2大經濟大國顯露出危機感。出乎預料動向使亞洲和歐美股市下跌,來自中國的風險正衝擊市場。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於8月12日將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準的中間價較前一日下調1.6%。這是繼下調近2%的11日之後的措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創出了約4年來的最低水準。自2005年7月採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允許匯率在一定範圍內緩慢波動)以來,到目前為止,大幅誘導人民幣貶值尚屬首次。
「中國經濟正在惡化,必須啟動經濟刺激,甚至不惜給市場造成驚嚇」,JP摩根證券高級經濟學家足立正道這樣認為。受看空觀點的影響,以中國為主要買方的原油和銅等也遭到了拋售。
因為7月以來的中國股市暴跌和希臘問題,市場心理在本來世界範圍內就出現了萎縮。據美國調查公司TrimTabs統計顯示,以美國股票為投資對象的投資信託7月時隔4年大規模資金流出。
從7月中國主要經濟指標來看,生産、投資和消費增速放緩。去年秋季以來,人民銀行多次推出貨幣寬鬆,嘗試刺激經濟,但並未産生明顯效果。中國政府定為今年目標的7%左右增速的達成開始籠罩陰影。
受誘導人民幣貶值的影響,競爭力相對下降的國家短期來看令人擔憂。越南12日將貨幣匯率變動幅度擴大。出現了為對抗中國,有可能誘導本國貨幣貶值的「競爭性貨幣貶值」,進而形成保護主義的風險。
長期影響仍是未知數。如果中國政府能夠如願刺激出口,經濟或將獲得喘息機會。但是,由於房地産價格下跌和股價下跌,家庭收支正處於嚴峻局面。資産價格的下跌被指有可能招致類似於1990年代日本金融系統混亂。
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率跌至7%以下,影響將擴大。美國評等機構標準普爾表示,如果中國增長率在2年裏下降2%,那麼香港和台灣將降2%以上,而南韓和新加坡則將下降約1%。
日本也將面臨逆風。6月來自外國的工具機訂單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都出現了下滑。來自中國、泰國和越南等國的訂單減少産生了負面影響。
世界的目光將集中於最早9月時隔9年啟動加息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的行動。是否因擔憂中國風險而對加息感到猶豫?變數又增加了1個。
資金最為厭惡難以衡量風險程度的局面。無論是摘除混亂的萌芽還是使之膨脹,都取決於中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梶原誠、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