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車市場持續不振。8月的銷量比上一年同期減少3.0%,連續5個月陷入負增長。經濟減速和股價下跌導致消費者心理趨冷,暫緩購車的趨勢出現擴大。實施增産的海外廠商的銷量大幅下滑,生産調整的動作出現擴大。此前一直快速增長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現在成為全球擔憂的對象。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9月10日匯總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新車銷量為166萬4500輛,雖然減幅較創2008年12月來最高減幅記錄的7月(7.1%)相比有所縮小,但是超過了6月(2.3%)、5月(0.4%),顯示出需求的疲軟。份額排名靠前的廠商銷量下滑尤為明顯。
「別和其他人説,特價優惠15%,不過還能再給你便宜點」,在北京市中心的大眾4S店,10日銷售人員小聲對消費者説。銷售員小聲告訴顧客可以將售價21萬8800元的主力車「帕薩特」以優惠價出售,但是實際上店裏並沒有其他顧客。
2014年在華銷量增長12%市佔率位居首位的大眾當前遭遇了強勁逆風。主力合資企業一汽大眾8月的銷量大幅減少了13%。份額位居第2位的通用汽車也減少了5%,第3位的南韓現代汽車以銷售情況不振為由取消公開銷售業績。
銷量下滑方面,越是展開激烈的份額之爭的汽車巨頭銷量下滑的越厲害。中國的新車市場在最近10年迅速擴大至約5倍。2014年的新車銷量達2349萬輛,佔全球銷量的4分之1。但是各汽車廠商相繼增産引發了供給過剩,從而引發了價格戰。股價下跌進一步構成重創,汽車廠商陷入庫存膨脹的惡性循環。
「部分工廠的開工率僅為5成左右」,與大眾合資的中國一汽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大眾2019年之前合計投入220億歐元,將中國的産能提高至目前的1.9倍,達到500萬輛。通用和現代等廠商也著手增設工廠,不過目前很可能被迫大幅調整計劃。
在中國,汽車産業是就業人數超過4千萬人,佔工業總産值1成以上的主力産業。由於關聯企業多,新車市場的失速很可能拉低整體經濟。8月石油化工和鋼鐵等工業産品價格明顯下滑。影響擴大到材料和零部件領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阿部哲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