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預測認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將增至1.2萬億元,佔進口額的比率將超過10%。也有觀點認為,中國新稅制的實施有可能抑制中國人的海淘爆買。
4月8日,一條配有關稅收據照片的微網誌在網上瘋傳。收據顯示這名從國外回來的格主在機場支付了5000元的關稅。很多人開始擔心自己去國外旅遊買的東西多了會不會也被扣稅。
網友之所以反應如此敏感,和當日開始生效的新稅制似乎不無關係。但其實新稅制的內容與赴海外遊客並沒有直接關係。
在此之前,中國人從國外給家人和朋友寄送物品按照郵遞物品徵收行郵稅。應徵稅額不足50元予以免征,稅負水準低於一般貿易進口貨物。但今後將與一般貿易適用相同的負稅率。
新政策意在打擊被稱為「代購」的個體零售商。由於日本的化粧品等商品大受歡迎,個人代購的規模不斷擴大,與普通零售商之間的不公平再也不容忽視。中國當局對代購不再持默許態度。
上述格主並不確定是遊客還是代購,但攜帶海外購買商品入境「超過5000元予以徵稅」的規定並未改變。為了打擊個人代購,即使當局在機場加強徵稅,但很難想像並不以轉賣為目的的普通海外遊客「爆買」也會受到打擊。
稅制本身是一件很複雜的事,再加上新稅制的前期解釋不充分,導致消費者陷入了混亂。4月15日深夜,中國財政部發佈了3000字的解讀長文,稱「海淘新政不會給消費者帶來太大負擔」,積極打消外界擔憂。但仍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人對風險很敏感。應該會在一段時間內減少海淘。」
2015年由於與金融市場缺乏溝通,中國政府讓全球投資者陷入混亂。此次也暴露出與民眾對話不足的問題。受惠於中國消費者爆買的日本也許會成為該問題的買單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