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8年12月進出口均下降
2019/01/14
中國海關總署1月14日發佈的2018年12月貿易統計(按美元計算)顯示,出口額同比減少4%,降至2212億美元,進口額減少8%,降至1641億美元。出口和進口均低於上年同月水準,是自2016年10月以來、時隔2年零2個月的首次。由於加徵關稅的影響,中國對美貿易表現低迷,同時,經濟減速也導致內需疲軟。
![]() |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右)與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在記者會上(14日,kyodo) |
進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在於,按國別來看規模最大的對美貿易陷入低迷。12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減少4%,為402億美元,進口減少36%,降至104億美元。出口自2018年3月以來時隔9個月低於上年,而進口連續4個月低於上年。進口的降幅創有可比數據的1993年1月以後的最大。
由於貿易戰,中美2018年7~9月互相徵收了最多25%的額外關稅。關稅對象品類的出口減少,但其他品類在關稅提高之前提前出口的趨勢擴大,從整體對美出口來看,7月以後持續高於上年同月。12月由於搶搭末班車出口的推高效果減弱,出口低於上年水準。
中國大陸面向美國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也表現低迷。歐盟和日本等主要出口目的地均低於上年同月水準。令人關注的是對香港出口減少26%。據稱經由香港最終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很多,對香港出口的低迷印證了美國額外關稅的打擊。
進口正在進一步下滑。來自東盟、歐盟、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等的進口均低於上年。由於對就業的擔憂,中國的個人消費正在放緩,似乎是內需不足導致進口表現低迷。
海關總署同時發佈的2018年全年出口比上年增長10%,達到2.4874億美元,而進口增長16%,達到2.1356萬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進出口均保持強勁,因此全年實現強勁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