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PMI連續6個月低於榮枯線
2019/10/31
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0月3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10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降至49.3。自5月起連續6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9月出現生産改善的動向,但尚看不到中國經濟觸底的跡象。
![]() |
PMI根據針對3000家製造業企業的問卷調查而計算。新訂單和生産等指數高於50表明製造業活動擴大,低於50則表明製造業活動縮小。
10月PMI創出自2019年2月以來、時隔8個月的最低水準。如果除去統計數據受春節假期影響而發生波動的歷年1、2月,則創出2011年11月(49.0)以來、時隔約8年的最低水準。
新訂單指數比上月減少0.9個百分點,降至49.6,時隔2個月跌破50。生産指數也下降1.5個百分點,降至50.8,創出2月以來、時隔8個月的最低水準。按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型企業全部低於50的榮枯線。
PMI下降的背景在於中美貿易戰和世界經濟減速。新出口訂單指數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降至47,進口下降0.2個百分點,降至46.9,均大幅低於50。美國9月1日對價值1200億美元的中國産品加徵15%的關稅,似乎産生了消極影響。
此外,工業産品的通貨緊縮也拖了後腿。産品的出廠價格指數比上月下降1.9個百分點,降至48.0。與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降幅正在擴大的情況相符。
令人擔憂的是製造業的低迷正在波及此前堅挺的服務業等非製造業。統計局31日發表的非製造業PMI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降至52.8。自雷曼危機之後的2008年12月以來,降至時隔約11年的最低水準。房地産、批發和零售的低迷正在産生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