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預測:中美GDP不會逆轉
2022/12/16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分析稱,這2個因素將導致中國生産效率提高的速度放慢。在台灣有事風險加劇的情境之下,海外企業的「去中國化」加速,對華投資的減少將進一步拉低增長。
從長期來看,人口減少將成為中國經濟的絆腳石。聯合國的最新推算顯示,中國的總人口已經在2022年7月1日轉為減少。由於生産效率上升的勢頭減弱疊加勞動力短缺,「2036年以後也不會發生中美逆轉」。
![]() |
(Reuters) |
中國共産黨在10月修改的黨章中提出了到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的2個長期目標。2035年目標的核心是將每人平均名義GDP提高至中等已開發國家水準。
雖然並未提出具體數值,但據稱考慮到在3萬美元左右的義大利和西班牙。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測認為,截至2035年將達到2萬5745美元(按目前的匯率約為349萬日元)。比2年前的預測減少8.6%。
共産黨章程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從經濟到軍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但在關鍵的經濟領域,與美國的差距有可能難以縮小。美國的出口管制、防疫政策、加強對IT企業等監管和房地産市場調整等自己造成的問題或將長期産生負面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