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層在2014年的經濟政策中提出將推進對外開放,其中包括推進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等。在這種背景下,針對外資的準入限制是否會放寬?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中國政府所屬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前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
(編注:此稿內容由日語原稿翻譯而得)
記者:中國將如何推進市場的對外開放?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前商務部副部長 魏建國 |
魏建國:針對外資企業的準入限制將逐步被放寬。目前,仍不允許外資汽車廠商等以單獨出資形式進駐中國,但可能首先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放寬限制。此外,養老、醫療和金融等行業的準入限制也將放寬。中國政府進一步促進外資進入的趨勢不容置疑。
記者:中日關係陷入冷卻,對此您怎麼看?
魏建國:我感到非常擔憂。在中日貿易持續萎縮的背景下,中韓之間貿易額呈現出追趕中日的勢頭。與中日韓3國的FTA談判相比,中韓2國的FTA談判可能先行一步。實際上,由世界2大經濟體中國、第3大經濟體日本以及南韓同時參加的框架才具備更強的互補性。
記者:對於中國參加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的可能性,您如何看待?
魏建國:作為亞洲地區的經濟圈,TPP將來永遠將中國排除在外是不可能的。希望不要讓TPP沾染上政治色彩。中國將與中亞、東盟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合作等領域加強合作。同時還將積極推進與美國和歐盟(EU)的投資協定以及包括中日韓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
記者:您如何看待2014年中國的經濟前景?
魏建國:增長率可能在7.5%左右。雖然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非洲的影響力不容忽視。中國和非洲貿易額在2000年僅為105億美元,但2008年則達到了這一數字的10倍。而2013年有望達到2200億~2500億美元。在5年內,非洲有可能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記者:作為金融改革的一環,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預計有望擴大。對此您怎麼看?
魏建國:毫無疑問,人民幣升值將對沿海地區的出口企業構成打擊。另一方面,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提高人民幣的價值,將在資源進口等方面佔據優勢。重要的是避免人民幣過快升值,要為出口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留出時間。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 大越匡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