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季度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出現減速,不過從3月的經濟指標來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市場上不少觀點認為,為了達成「7.5%」的經濟增長目標,在經濟下行風險出現增強的情況下,習近平領導層將出台貨幣寬鬆等經濟刺激對策。
16日的日經平均指數繼續大幅上漲,亞洲股票整體的看漲情緒出現升溫。其原因在於被擔心「可能大幅減速」的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率微高於市場預期,同一日發佈的3月的工業增加值增長了8.8%,比1~2月的增長率提高了0.2個百分點。
此外,消費也表現堅挺,零售業銷售額的增長率出現提高。由於中國政府在16日統計數據發佈前提出了加速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通過減輕企業負擔來支撐經濟發展的方針,對「4~6月的增長率將恢復至7.5%」(ANZ銀行的劉利剛)的期待出現擴大。
可以稱之為結構調整核心的資金動向成為關注的焦點。1~3月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低於去年全年的水準。如果政府過度收緊貨幣政策,為籌措資金而苦惱的企業和個人很可能出現增加。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表示,應該在6月之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要求放寬貨幣政策的聲音開始增強。
另外,信用收縮的動態也開始出現,例如中國國內的建築機械廠商將銷售時的定金比例從過去的約5%提高至30%左右。如果類似風險出現擴大,預計來自內外部的要求習近平領導層出台經濟刺激政策的壓力將增大。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