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6月30日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到2030年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主要內容為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CO2)達到峰值。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4分之1,是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此次中國提交減排目標,預計將對聯合國的氣候變化談判起到推動作用。
正在法國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與法國總統歐蘭德舉行會談時談及該問題。2015年底將在巴黎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法國將擔任主席國。國際社會預定在此次會議上就2020年之後的全球變暖對策的國際框架(後京都議定書)達成共識。
中國還提出將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顯示出欲推進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中國在提交給聯合國的文件中指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僅是中國保障經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糧食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人類共同發展的責任擔當」。
中國於2009年發佈了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減排目標」。此次向聯合國提出減排目標,意味著向全球作出承諾。
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指創造一定GDP所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竹內康雄 巴黎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