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對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和伊朗進行國事訪問。中東3國均為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成員國,將加強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經濟合作。在歐美決定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之後,習近平希望成為首位訪問伊朗的外國首腦。
沙特與伊朗處於斷交對立狀態,習近平呼籲雙方採取冷靜措施,將以不同於美國和俄羅斯的立場尋找斡旋機會。
1月19日,習近平乘坐專機抵達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在抵達沙特之後表示,將推動中沙友好合作實現更大更快發展。之後,習近平與沙特國王薩勒曼一同進餐並舉行會談。
這是自2009年胡錦濤以來、中國國家主席時隔7年再次訪問沙特。兩國首腦將出席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經濟合作方面的文件簽字儀式。
沙特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給國。為了穩定獲得經濟增長上不可或缺的資源,中國尋求加強雙邊關係。
習近平下一站將訪問埃及,計劃與埃及總統塞西在開羅舉行會談。習近平將在埃及的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演講,闡述中國的中東政策。中國有可能改變與中東保持距離的傳統外交方針,而是顯示積極參與中東事務的姿態。
習近平最後將訪問伊朗,與伊朗最高領導人何梅尼和總統魯哈尼在德黑蘭舉行會談。中國希望通過首腦外交,搶在歐美之前加深與伊朗的合作關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井央紀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