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政治/社會 > 日本記者對媒體「車馬費」的思考

日本記者對媒體「車馬費」的思考

2017/03/16

PRINT

日本記者看中國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3月15日閉幕。很多中國企業的經營負責人在此期間聚集到北京參加了討論。企業負責人們要求重新審視減稅和固定資産折舊等政策,在經濟減速的情況下,不時可以看到經營者們認真或苦惱的表情。但在這麼重要的兩會上,如果知道有企業偷偷發放不透明的資金,中國領導層會怎麼想呢?

 

 
在中國人民大會堂前的記者們(3月5日)

 

  兩會期間,中國企業的掌門人為了強調自己的存在感等原因,很多都在北京市內召開了新聞發佈會。筆者在參加一家知名大型智慧手機企業的發佈會時遇到了一件事。在入口處簽到後,筆者查看拿到的發佈會資料,發現裏面有一個白色的信封。

 

  打開一看,裏面是300元現金。筆者問周圍的中國記者:「這些錢是幹什麼用的」,但他們只是尷尬地笑了一下,並沒有回答筆者。終於有一位30多歲的中國男記者回答説:「收還是不收你自己判斷就好了」。

 

  發佈會結束後,筆者在簽到處退還了白色信封,並詢問這些錢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工作人員也尷尬地回答説是「車馬費」。如果是交通費那金額太大了。在北京市內的話,坐公交或地鐵只需要幾塊錢就夠了。

 

  筆者後來從一位汽車企業的企宣負責人那裏獲悉,這筆錢「是為了讓記者儘量寫一些對企業有利的報道」。筆者對此感到十分震驚,然而其他企業的記者會上也有同樣的行為。

 

  兩會每年舉行一次,是中國為了向國內外展示威嚴的政治大舞臺。然而,某大型企業的企宣負責人透露內情説,「在中國,這種習慣已經見慣不怪。所以也不能只有我們不給。不給的話可能就會被報道負面消息」。

 

  兩會上有很多認真討論各種問題的場景,但是看到這些企業和中國媒體的做法,筆者覺得十分唏噓。在中國,政治和商業是一體的。在經濟減速的情況下,中國企業面臨的問題堆積如山。全國上下高聲叫喊的反腐運動哪去了?

 

  筆者在本屆兩會上深刻感受到,在進入正題討論經濟問題之前,中國需要解決的課題還有很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81
具有一般參考性
 
8
不具有參考價值
 
29
投票總數: 41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