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尷尬的地位
2017/07/03
與此同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存在感也開始出現陰影。從2017年上半年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融資額來看,香港僅為69億美元,低於上海(110億美元)和深圳(71億美元),降至世界第4位。中國政府加快IPO的審批程式,中國企業上市正在回歸境內。
習近平政權加強控制
香港與紐約和倫敦爭奪IPO世界頭把交椅的原動力是大陸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的總市值中,大陸企業的比率達到63%,明顯超過香港企業的30%。
中國大陸仍對與海外的資本交易實施嚴格限制,同時市場規則並不穩定。大陸的通信和金融等大型國有企業之所以選擇香港作為上市地,是因為如果不選擇採用英美法和國際會計準則的香港市場,就難以吸引海外的資本。但是,一名歐洲金融機構的高管表示,如果中國政府推進資本自由化進程,「在上海難以進行的金融交易很有可能在10年以內消失」。在限制的障礙消失之際,香港的金融有可能面臨與海運相同的命運。
香港回歸之初,大陸尊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在香港的政治上採取原則上不干涉的立場。但最近中國領導層似乎更重視國家主權,著有可能明顯動搖保障香港高度自治的「一國兩制」,出現了銅鑼灣事件就是一個象徵。
「使香港與大陸形成差異化的是法治」,香港大型貿易公司利豐集團名譽會長馮國經如此表示。保護最後堡壘的司法系統免大陸影響、確保透明性高的市場,將影響香港的未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粟井康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