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2個多小時的歐元區財長磋商,終於確定了對希臘的金融援助,使該國暫時躲過了在3月份陷入債務違約的危機。經過艱苦談判達成的協議讓人感到欣慰。
但歐元危機並未就此結束。缺乏競爭力、掙不到錢,現實中的希臘仍沒有絲毫改變。即便是減免欠款、注入資金用於償還眼前債務,但財政能否實現重建仍未可知。
該國2011財年的經濟增長率同比下降了7%。在經濟衰退的局面下,如果再進行財政緊縮,復甦的時間肯定還會進一步延遲。大規模抗議活動顯示出民眾的不滿情緒已經達到頂峰。對於強迫希臘進行緊縮的歐盟(EU)和德國到憤怒,估計已經達到難以彌合的程度。
德國國內也對希臘抵制改革産生了該國不負責任的看法。經過激烈談判勉強達成協定避免了眼前的債務違約,但代價是歐洲內部陷入相互不信任,隔閡進一步加深。
希臘在歐元區內的經濟規模不大,原本可以將危機的影響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歐盟各國應該及早出手把這個傷口包紮起來,並著手解決更為重要的歐元體制的結構性問題。
讓希臘的競爭力達到德國的水準是完全沒有指望的。要想將文化和經濟狀況完全不同的各國捆綁到同一貨幣之下,除了限製成員國主權並推動財政統一外別無他法。但當前的歐洲還看不到哪位領導人有能力和決心把這一思想堅定地推行下去。
此次的救助希臘本是一個應急措施,但歐盟各國卻浪費了太多的時間。自2009年10月債務危機浮出水面以來,到今天已經過去了2年零4個月。可以説在包紮這個小傷口的期間,歐元區的症狀又進一步加重了。
儘管歐洲央行(ECB)可以憑藉充裕的資金供應持續輸血,但由於金融體系陷入癱瘓,仍需花費一定的時間。債務危機國家的國債需要靠買盤支撐,債務減免規模如果過大,也會給中央銀行的正常運轉造成嚴重傷害。
我們應當從中汲取的教訓是,應對危機的速度非常重要。歐洲有義務不讓危機波及到全世界。希望歐盟在達成協定後不要放鬆,進行必要的改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