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警報只治標不治本
2017/01/09
我每次回國出差都會為了給國內的朋友買什麼禮物而發愁,但現在好了,我可以不用煩惱地買一堆日本生産的口罩帶回去送給朋友。但非常被催的是不久前有朋友打電話給我説:你不要再送給我日本的口罩了,那玩意兒不管用,只能抵擋日本的空氣污染。我相信這個朋友説的是真的,於是我在想是不是下次該送給國內的朋友一些防毒面具?社會學家周孝正教授曾經在一個演講中説過:「唐朝的時候是國破山河在,現在是國在山河破。」很形象地點破了題。
![]() |
柯隆 |
這幾年回國和國內的環保官員和環境專家探討國內的大氣污染問題,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告訴我:「經過這幾年的大氣治理,空氣品質明顯好轉。」我發自內心的高興。現在,我每天上網都會去看一看國內主要城市的天氣預報,因為那裏會標示各城市的PM2.5的濃度。今年入冬以來,華北淪陷、東北淪陷、西北淪陷、西南淪陷,不是國民黨反攻大陸,而是大半個中國籠罩在霧霾中。北京市政府將霧霾定義為自然現象充分表現了地方政府在龐大的霧霾面前的無奈。但同時政府不得不有所作為,於是就按照霧霾的濃度發佈警報,最嚴格的是紅色警報。但説實話再嚴格的警報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中國正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保空氣品質還是保增長?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