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20年的時間給日本森林平反
(2019/03/08)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20年前的,我在日本出版了一本日文名為《アジア覇権の行方》(亞洲霸權之路)的書,香港翻譯出版時譯為《中國亞洲新霸主》。當年日本出版社堅持要在書名中留下「霸權」2字…
-
進步
(2019/03/07)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Netflix 投資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在台灣大賣。在香港,只是上了電影節,沒有到大電影院。結果身邊很多朋友都是N友,過年時節,沒事可做,除了看《嚦咕嚦咕新年財》和《富貴迫人》系列之外,都是看這套電影…
-
馬喰町問屋街攻略
(2019/03/06)
-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東京「馬喰町」這個地名,真容易讓人誤解是食馬肉的鎮町。「馬喰」這兩個字跟吃馬肉毫無關係。馬喰又稱作「馬方」或「馬工郎」,指的是馬伕,以及關於買賣馬匹的人與事…
-
三菱財團岩崎家的人偶
(2019/03/05)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每年一到女孩節(3月3日)前後日本全國各地都會舉行相關活動。 今年舉行了此前沒有的令人關注的人偶展。那就是位於東京世田谷區的幽靜住宅街一角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舉行的「岩崎家的女孩節人偶和宮裝人偶」展…
-
泡麵,日本女性進行這麼巧妙的加工!
(2019/03/04)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2017年,全世界消費的泡麵達到1001億份,也就是説每人平均每年吃了13份。消費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其次是印度尼西亞、日本、印度和越南。那麼,在誕生泡麵的國家日本,究竟是哪些人、又是在什麼時候吃泡麵呢?
-
日本中文媒體建議粵港澳向東京灣學習
(2019/03/01)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多年前開始,我就在日本媒體以及各種演講會上提出「中日經濟交流出現從硬體為主轉為軟體為王」的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旅日新華僑和華人注意到並接受了這個觀點…
-
丈夫的條件
(2019/02/28)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各位女讀者,不准思考,要用直覺回答。你希望你的丈夫,有什麼條件?最近在網路很紅的「理科太太」就説過,她去拜月老的時候,要整理一下自己的理想對象的「條件」。大概是日本女人説的…
-
在日本,這樣算失禮嗎?
(2019/02/27)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日本是被世界公認的「禮儀之國」,不過因為日本人太有禮貌,也會讓外國人擔心自己在日本有些言行舉止是否失禮?其實不必太緊張,因為許多被説成是禮儀、禮貌的,其實連日本人自己也都懷疑…
-
吸引了眾多中國人的東京「顏真卿展」
(2019/02/26)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在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舉行的特別展「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於2月24日結束,期間我也去參觀了。用一句話概括,我覺得是非常卓越的展覽會,能去看真是太好了…
-
受日本人歡迎的「中國製造」有哪些?
(2019/02/25)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説實話,在日本,長期以來對「中國製造」的印象算不上好。「雖然便宜,但品質差」,這種評價是主流。不過,最近這種看法正在發生變化。在清楚認識到屬於「中國製造」,這一事實的基礎上再購買的商品也有所增加。不僅如此。還有在日本市場非常暢銷的中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