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我的日本朋友來香港的時候,都會問我:「香港人吃狗肉嗎?」
哦?為什麼?我從來沒有吃過。
「在日本,很多人都説中國人什麼都吃的。電視上都有説過,中國人在沙士(SARS)的時候,是因為吃野味,才會得到沙士的。」我的日本朋友直白的説。
是嗎?我應該被視為是中國人吧?我為什麼沒有吃過?
其實,有什麼肉可以吃,應該吃,有什麼不可以?
日本南韓人賣狗肉
最近,朋友又跟我告狀了。那個很不喜歡南韓的朋友,説最近日本網路又瘋傳,在日本的南韓超級市場和南韓料理店,有狗肉料理賣。雖然是急凍的,但也不知道是什麼狗隻。奇怪南韓人為什麼搬到日本住,都要吃狗肉。更奇怪為什麼日本政府容許東京的韓食店賣狗肉。
日本又可以吃到鯨魚肉
轉個背,我們又試一試瞬間看地球。我的朋友在臉書建立了一個群組,叫「自暴自棄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jibojihey)。主要是收集不同的國家地方好吃的食物,或是一看起來就會致胖的食物的照片。當中,有一位網友就傳來一張日本的祭典熟食攤檔中,有「鯨魚肉」炸魚串。一支四百日元左右。網友傳來照片,純屬分享,卻引來另一批網民説,為什麼要吃瀕危絕種的生物。在日本的飲食史中,鯨魚和海豚,都是日本人的食物。早陣子在網路都算流行的短片「東京投訴合唱團」的「投訴」之中,有一句歌詞就説:「吃鯨魚和海豚都是日本的文化,不要指點我們」。一些好吃的關東煮店的大廚也曾對我説過,以前的老闆會在湯汁中,加上鯨魚的油脂,當成是隱藏味道。現在,好吃的關東煮店亦不多,聽説也很難找到好吃的鯨魚油脂。至於海豚,就更加是外國人對日本人最詬病的地方。要不是紀錄片《海豚灣》上映,不少日本人都不知道原來日本有一個地方,是可以這樣子以血腥的手法殘殺海豚作食用用途的。
日本人卻不吃乳鴿
日本人可以讓南韓人在大久保的食店和超市賣急凍狗肉,可以在自己的祭典賣鯨魚串,但有一種肉,我幾乎所有的日本朋友都不吃的--是乳鴿。在香港,從小到大,我的家人都會跟我説,只要你考試考得好,乖一點,星期天的中午就「帶你去食乳鴿」。乳鴿對我來説,是一星期一次的獎勵,是在沉重的功課及繁忙的日常中,唯一的娛樂。所以,當日本朋友來香港玩的時候,我都會早有預謀的去帶他們吃乳鴿。可是,我的日本朋友看到那一整頭的乳鴿炸好,端到桌上那一刻,他們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不能接受的眼神,彷彿當下我就成為了「什麼都吃的中國人」。在日本人的眼中,乳鴿是和平的象徵,是在奧運會的時候放出來的東西,怎可以用來吃?另一種日本朋友不吃的東西,叫蛇。那些在冬天一定要吃的蛇羹蛇湯,在我的日本朋友眼中,都是「不應該吃的東西」。
不少香港人去日本的時候,都會問我有什麼好吃。有時我都會想,究竟吃什麼,才叫正常。在日本,馬肉刺身是正常的。馬油做的洗髮精、保濕露等等都是正常的。納豆是正常的。納豆精華做的洗髮精、保濕露都是正常的。海豚肉、鯨魚肉也是正常的。可是,在日本人眼中,狗肉是不正常的,乳鴿是不正常的。飲食的真義,就是利用了他者的生命,去延續自己的生命。誰有資格對任何人説,有什麼可以吃,有什麼不可以呢?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