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期待美好會到來

東京眼(350)期待美好會到來

2021/01/28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這二十年,不論工作或閒暇,我都一直在看日本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産物。

 

      我這一代香港人,是覺得日本是很有趣和先進的。但這感覺,我的學生那一代,2000年出生的那一代,已不能分享,也開始難以理解。

 

      1990年代看傑尼斯事務所的偶像,再看看鏡中的那一個自己,我會問,為什麼大家同樣是黑頭髮,黑眼珠,用筷子吃飯的亞洲人,為什麼我的樣子會跟三宅健這個同樣是1980年出生的人那麼不一樣?他們是吃什麼的?他們平日是如何生活的?為什麼可以如此的俊美?另一方面,我學生的一代,看的是南韓明星,又或是泰國明星。

 

      在大學上課的時候,老師都説,日本的發明,改變了世界。日本人發明瞭Walkman(隨身聽),他們把聽音樂這件事由分享變成個人的秘密時光。只要戴上耳筒,按了play鍵,你聽什麼,理應沒有人知道。在2003年的電影《世界中心呼喚愛》中,男女主角就用Walkman 交換日記。那就是大家都看得見的浪漫。還有,日本發明瞭卡拉ok,KTV這東西,席捲了全球。也改變了香港和台灣的流行曲的想像。 1995年之前的流行曲,都是用聽的。大家都是等,等電臺播,等卡式帶、鐳射唱片出版,流行曲之前配置的動詞,是聽的。

 

i-mode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無線通訊服務。但市場變化,NTT DoCoMo預計2026年3月底正式停止i-mode(照片拍攝于2001年4月)。

      後來,90年代起,從香港商業電臺選出的《我最喜愛歌曲》大獎看來,《相逢何必曾相識》、《每天愛你多一些》、 《還是覺得你最好》、《只想一生跟你走》,《那有一天不想你》、《離開以後》、《妳的名字我的姓氏》、《只要為我愛一天》、《越吻越傷心》、《幸福摩天輪》…… 這些歌,都是K房的常客。卡拉ok被發明,改變了流行曲的生態。歌,已不是用來聽的,而是用來在k房失戀時傷心時發泄的工具。我的學生,現在聽歌,都在YouTube 或抖音,聽的都是一些indie 翻唱歌手的作品,又或是抖音內有被廣傳的背景音樂。

 

      隨身聽,卡拉ok 這些發明,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後來,手機出現,日本人再一次套用了「一人一個世界」的概念,用手機建構了個人的結界。日本NTT DoCoMo公司的 i-mode令手機不再只是通訊的手段,而是一個媒體平臺,可以知道當天的天氣,棒球賽事的結果,甚至是八卦新聞等等的資訊。手機開始慢慢取多了更多的傳統媒介,變成了新的競爭對手。

 

      我成長的年代,日本的發明,都在改變我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就像看《叮噹》(即現在的人叫的《多啦a夢》)之時,對未來生活會有期許。我會期待,將來會更方便,更美好。

 

      只是,當iPhone 等智慧電話出現,日本好像在改變人類生活這範疇中降溫了。 iPhone承接了i-mode 的想像及走勢,做得更猛,更狠。以前我以為大家可以傳簡訊,知道新聞已很足夠。之後再用手機打遊戲機,已是很前衛。現在呢?這些一切,都可以做到,手機變成了人不可缺失的部件,但已不是日本的手機。我的學生,不會明白我們那一代,得到一支日本制的,長得像PHS 的Panasonic GD90 是一件多麼入時的事。

 

 
 台灣經營茶飲的店舖,相繼登陸日本(2018年8月,東京都涉谷區)。

      直至2020年,全球lockdown,抖音以及日本網民群眾的力量,可以令一個在神奈川縣賣漢堡包的獨立歌手瑛人推到上紅白的舞臺。在2020年,可以令日本年輕人感受到幸福感的東西,以及在Instagram 上載的珍珠奶茶及各式各樣拍起來很好吃好不好吃不要緊的速食。 Instagram,珍珠奶茶,抖音,都不是日本人發明的了。日本的智慧、發明在改變世界上,好像已失去了獨當一面的地位。

 

      這陣子看到日本的新聞,不是每天新增感染人數,就是各地都緊急事態。對新冠疫情,大家都不樂觀,今年夏天,奧運還會有嗎?我只希望,日本,或是世界各國,都快一點好起來。日本可以再一次發明一些東西,可以改變世界,引領世界,引導人類到不同的生活模式及習慣的。

 

      我期待,日本再一次改變世界。也祝今年,東京有奧運,我們可以去東京。

 

多謝大家從2014年的支援。可以在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報章平臺撰文的這些年,獲益良多。感謝所有讀者,這是2021年最後一篇在日經中文網的專欄了。多謝各位編輯及長官們的協助,可以令我在這爿專欄中,以香港本位閱讀日本文化。聚散有時,網路江湖再見。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6
投票總數: 1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