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外國人如何學習這樣複雜的日語呢

演播室by明子(74)外國人如何學習這樣複雜的日語呢

2015/07/20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據美國國務院下設駐外事務處(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發佈的各種語言的學習難易度顯示,對於以英語作為母語的人來説,難於學習的語言包括阿拉伯語、中文(包含粵語)以及日語。

      的確如此。
      我的本職工作是寫文章,但如果觀察專業校對員修改過的原稿,會發現很多紅色的修改之處。(※在日本,修改之處用紅色筆書寫,因此這樣説)

      被修改之處包括「●●作為日語有些奇怪」、「助詞使用方法不對」、「表述模糊不清」等等,我時常很不好意思,感覺面紅耳赤。這麼説來,最近由於不會讀「團栗」(donguri,橡子的日語説法)一詞而感到很丟人。日語總是讓我對自己的語言能力失去自信。

      每當接觸日語的難點,我都感覺難以理解——外國人是如何學習這樣複雜的語言的呢?

      外國人學習日語的確非常困難。
      以下是擔任日語教師的朋友講述的事情。

      對於在成長過程中只接觸到字母的人來説,日語最大的難題仍然是漢字。與abc……相比,每個漢字都有相應的意義。據説,在「人」這個字被解釋為人與人相互支撐……等之後,這個字看起來就像一幅畫,反而會更加難以理解。

      那麼,同樣使用漢字的中國人會如何呢?

      眾所週知,即使是同一個單詞,在日語和中文中,成為語言背景的東西也有所不同。有時漢字會成為絆腳石,學習起來比歐美學習者更加緩慢,但只有達到高級水準,才能注意到這一點。

      下面看看漢字。
      日語文字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各50個,之外常用漢字達到約2000個。在小學階段學習的漢字約為1000個,但外國人在日語學校學習時,需要在2年裏掌握約1500個漢字,這樣才能考上日本的大學。也就是説,外國人要在2年內掌握日本孩子們在12歲或13歲之前學會的漢字,這並非易事。

      此外,日語發音非常困難。(雖然與中文的發音相比,有人覺得容易很多倍)以「a、i、u、e、o」開始的「五十音」或許是簡單且方便的發音,但正因為簡單,正確性變得非常重要。

      對於外國人來説「ta、ti、tu、te、to」尤其難以發音。

      此外,詞彙數量之大也令人頭痛。

      據統計,從一般情況下要理解日常所説的語言的80%或90%、需要多大程度的詞彙量來看,德語、俄語、南韓語以及中文需要約5,000個單詞,英語需要約3,000個單詞,法語需要約2,000個單詞,而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僅需1,500~1,800個單詞。那麼,日語需要多少呢?據説日語竟然需要10,000個單詞。這絕對是世界範圍內最大的單詞量。

      真是讓大家辛苦啦。

      在我從事廣播節目製作時,經常邀請學習日語的中國年輕人到演播間。
      「在學習日語時,感覺哪些地方最難?」
      對於這樣的問題,幾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敬語」。

      確實如此。
      敬語的確很難,即使是日本的年輕人,也經常被批評為敬語水準糟糕,對外國人來説更是難上加難。

      但是,敬語是日語的根本。

      我認識的一位中國年輕翻譯(雖然日語的確非常流利,但)會面向長輩或上司使用學生語言。在想説「那樣做不對」的時候,會説成「你在幹什麼,不對!」,因此日本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吃驚,産生了「可怕的翻譯」這種印象。據説這位青年曾通過日本電視劇來提高日語水準。

      相反,或許有照搬教科書的感覺,但準確使用敬語的一位中國女性讓所有日本人都産生了好印象。所有人都誇獎説,「使用的日語比日本人都漂亮」。

      「可怕的翻譯」沒有很多日本朋友,而「説一口漂亮日語的那位中國女性」則成為了得到所有日本人喜愛的中國人。

      在外國人使用日語時,原封不動使用教科書中的敬語,絕對能獲得日本人的更大好感。

      此外,種類繁多的「量詞」也非常麻煩。對於量詞正確的用法,甚至連日本人都經常弄不清。

      細而長的東西用「本」計數,例如一「本」鉛筆、二「本」腿、三「本」線,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或許是源於軟片很長)電影也用「本」來計數。

      薄的東西用「枚」計數。例如一「枚」紙、二「枚」板、三「枚」盤子,但不管是多麼厚的羽毛被,仍然稱為一「枚」。

      高麗菜稱為一「玉」, 鹹鱈魚子稱為一「腹」,西服稱為一「著」,獨棟住宅等小型建築物為一「軒」,而像成套公寓那樣的巨大建築物則稱為一「棟」……,量詞各不相同。由於中文和日語的量詞存在微妙差異,中國的日語學習者有可能經常弄混。

      提到難懂的日語,最後要説的是日語的模糊不清。對於模糊表述之多,外國學習者都非常感到頭疼。

      日本人是不會明確説YES或NO的民族,因此很多事情難以僅憑語言來做出判斷。
      問:「不愛吃這個菜嗎?」
      回答:「味道非常好吃,但有點不符合我的口味……」     
      到底是愛吃還是不愛吃,請説清楚!

      問:「明天去●●好嗎?」
      回答:「明天有點……」
      請告訴我,是能去還是不能去!

      據稱目前海外的日語學習者在全球範圍內達到約400萬人。
      其中最多的是中國人。

      日語是連本地人都經常感到不知所措的難懂語言,衷心感謝學習日語的各位外國朋友。日本人會永遠支援大家!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4
具有一般參考性
 
5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8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