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隨著跨境貿易的鋪開,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日本商品,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銷售日本商品的隊伍中來。
但是,他們往往走進一個怪圈,大家都在爭搶所謂的「爆款」,即一部分所謂的人氣商品。拿紙尿褲來説吧,許多人非某品牌不買。從酵素、奶粉、點心到洗浴液、馬油等各種商品都可以看到這種傾向。
結果就出現了一個十分古怪的現象,許多中國消費者拼命追捧、搶購的品牌及商品,在日本社會上,很少看到日本人及旅日華人使用。嚴格地説豈止不使用,有的商品及品牌甚至從來沒有聽説過。
説白了,在中國賣紅的那些爆款中,有許多在日本根本就是2流貨或者是只銷售給中國消費者的「特製商品」。結果中國遊客花了冤枉錢還沒有買到好商品。
有不少熟悉的朋友問我哪些品牌或商品可能放心購買,我就建議他們去日本大百貨商店或超市、藥妝店購買。而那些在酵素後面冠上各類數字的商品就絕對不要去動心。動不動就以「富士」、「櫻花」、「の」做品牌的商品,就要先確認一下其出自何處,否則很容易被騙。
同時,我也建議來日本購物的消費者要改變自己的消費意識,不要跟風購物。最近,在優衣庫之後,又一個被中國消費者廣泛認可和追捧的日本品牌是無印良品。
顧名思義,無印良品就是「沒有品牌標誌的好物品」,産品設計純樸、簡潔,注重環保,以人為本,重視産品品質。
無印良品最早為1980年日本西友公司的自有品牌,以對抗既有的「品牌」商品為主要概念。經過30多年的歷練和磨難,以無品牌為旗號的無印良品如今成了響噹噹的大品牌。
實際上,日本社會還有很多不為人所知的「無印良品」,怎麼發掘出那些符合你的價值觀和美學意識的「無印良品」,實際也是在考驗你的商品知識和對日本社會的了解程度。
比如,日本有一種消費者組織叫「生活協同組合」。這是普通市民為了提高生活品質而創立的一種事業團體。日常生活中大家習慣把它稱之為「生協」。2005年時,日本全國共有1,097家生協,會員達6,032萬人,幾乎佔日本全人口的一半。
在生協銷售的商品,包裝樸實,品質保證,價格合理,深受日本消費者的歡迎,和無印良品所走的路線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從生協、藥妝店、超市、百貨商店等商業機構經營的商品中,能否挑選出最符合你的「無印良品」來,這也是驗證你是不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成熟的消費者的驗證題。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