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我平時不怎麼看電視,但有一個節目偶爾會看。那就是每週星期四日本電視臺(NTV)播放的《秘密的縣民show》這檔長達1個小時的節目。這個節目有知名主持人和十多位日本各縣出身的演員出場,節目內容是,針對每週製成專輯的演員所在縣的名吃和獨特風俗等進行討論。每週製作1至2個縣的專題節目。
中國對日本有一定了解的人或許知道,日本行政區劃由「都道府縣」組成。「都」指的是東京都,「道」指的是北海道,「府」指的是大阪府和京都府,而其他則是「縣」,全部總計47個「都道府縣」。與中國不同,「市」處於「都道府縣」一級機構之下。
在中國,日本東京、大阪、京都、北海道以及沖繩等都是很有名的地名,但要提到我的老家山梨縣,恐怕知道的人基本接近於零了。聽説過名古屋這個地名的人可能很多,但名古屋並非「都道府縣」的名稱,而是愛知縣管轄的一個大城市。就像這樣,即使縣名並不知名,但其管轄的城市卻可能更加有名。
日本的面積只有中國的25分之1。以前,我在上海搭乘計程車時,一位駕駛員一臉認真的問我,「日本的面積大約有中國的一半嗎?」,這曾讓我大吃一驚,但日本的確是很小的島國。主要分為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這4個地區。雖然與中國相比面積非常小,但日本各個地方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即使同為日本人,相互之間不了解的東西也很多,經常有人會問「怎麼?那個縣的人每天都吃那些東西啊?」,或者「真是很吃驚。日本竟然還有這樣的習慣?」有時,某個縣出身的演員會説「在我們的縣,絕對不用這種吃法。要説原因嘛……」,這樣介紹或誇耀自己所在的縣。而平常行為舉止很像東京人的知名演員也會出人意料地顯示出對家鄉的熱愛,會使用平常大家聽不到的方言,這個節目的妙處就在於這種能透露出演員為人處事的地方。
下面介紹一下某一天的節目。那天是茨城縣的專題節目。提到茨城縣,從東京乘坐特快列車1個小時就能抵達其中心地區,對東京人來説是距離很近的縣,但東京人不了解的東西仍然很多。例如茨城縣人經常食用「乾薯」,但人們稱之為「乾燥薯」,而稱為「乾薯」的都是這個縣以外的人。茨城縣人民在到年底之後,會成箱購買很多「乾燥薯」。據説過去這都是留到冬季食用的東西,但如今已經成為年底的禮品,這種習慣除了茨城縣的人之外很少有人知道。
此外,有一段時間,在街頭詢問多個大阪府的人「了解‘一都六縣’都是哪嗎?」。「一都六縣」指的是東京都及其周邊的關東地區的5個縣,但對於大阪人來説則是很有難度的問題。在到與東京相鄰的埼玉縣、神奈川縣、千葉縣之前,大家都能順利説出來,但除此以外地理位置稍稍偏遠的縣,存在感就出現降低,人們很難想起來。如果東京人看到這個節目肯定會説,「唉~,難以置信。這不都是常識嘛?」,會感到非常吃驚,但實際上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試想一下在中國,上海人是否都能流利地列舉東北地區各省的名稱呢?廣東省人是否能列舉出上海周邊的各省名稱呢?
此外,節目的最後數分鐘會播放迷你電視連續劇《調令突然而至》。其故事情節是年輕夫婦的工作在日本各地之間調動,借此介紹其在各地遇到的離奇事件。不僅是食物和風俗習慣,而且公司上司與部下的關係、鄰里關係的深度在各個地方似乎也並不相同,看這個節目能學到很多東西。即使在狹小的日本,風俗習慣也如此各不相同,在中國將會更加如此吧。
下面説些題外話,我原來是報紙記者,這個領域的朋友非常多。他們在進入報社之後肯定會被派往地方工作,在2、3個縣工作之後才能調回東京總部。在地方上,除了工作辛苦之外,還不了解當地的習慣,經常會感到困惑。此外還缺少朋友,非常孤獨寂寞,因此在地方工作時與當地女性結婚的情況非常多。不僅是報社,東京的大型企業在地方擁有分公司的情況也很多,妻子屬於「當地採購」的情況屢見不鮮。在中國,妻子的「當地採購」是否屬於常見現象呢?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