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有一年我去中國安徽省內的某市考察,其中有一項內容是考察當地一家生産空調的日本企業,在此不妨把這家企業叫做H工廠。為了作好事先的功課準備,前一天到達這城市後,我就利用晚飯後的散步時間,去了商店街、超市等處,了解了一下當地暢銷哪些品牌的空調等基本商業資訊。第二天,到達H工廠時,時間尚早,我就走進附近的小區,細細數了一下居民樓外面懸掛著的空調的外掛冷卻機和房間的比例,由此來推算該小區的空調普及率。
到了訪問時間,我就走進了H工廠。H工廠因為工廠長等1,2把手不在,就由主管財務的公司3把手來接待我。他在中國工作已經3年多了,不久就要返回日本了。很自然地我詢問起了空調的生産情況,3把手告訴我,他們廠主要是生産供應日本市場的懸掛式空調,不對中國國內銷售,所以廠裏沒有擔當市場的員工,也不了解中國市場上哪個品牌的空調賣得好、空調普及率等問題。
進工廠大樓時,我看到大樓前廳擺放著這家工廠生産的空調産品,大約有4,5個品種,顯得孤單而冷清。我問道:「和商場裏擺放著的各種各樣的空調相比,不感到壓力嗎?」3把手回答:「我們不負責銷售,只負責按照日本國內來的訂單生産和出貨,所以不感到壓力。」
我無言以對,只好換話題問:「你去過合肥麼?」答:「沒去過。語言不通,自己去不方便。」從這座城市回日本,需要經過馬鞍山、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等地。「那麼,去過馬鞍山嗎?」「沒有去過。每次都是在南京吃午飯、稍事休息後,趕往上海的。」
儘管在3年多的在華任期中,這位3把手不知路過馬鞍山有多少次了,可他居然沒有下高速公路去看一看鄰城街貌的意願;對合肥這個安徽的省會城市,他同樣不感興趣,毫無想去訪問的意願。
草草地看了一下工廠,我就早早地選擇了離開。這家工廠的日本人員工如果都是這樣一種精神狀態的話,我估計這家工廠的今後趨勢不會好,繼續考察沒有意義。跟我一起去考察的日本人調研員走出廠門口時,沉重地嘆了口氣:「怎麼會派這麼一個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的人到海外來建設生産基地的呢?」
其實這種毫無激情的員工在日本企業中並不少見。然而,在論資排輩的日本企業裏,這種員工照樣會受到提拔和重用。「打破鐵飯碗,不吃大鍋飯。」這句上世紀70年代末在中國常用的口號,如今需要有日本人出來向日本社會呼喊了。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