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前防長佩里:解決朝鮮問題必須聯合中國
(2017/07/20)
-

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佩里:中國如果停止向朝鮮提供燃料和糧食支援,對朝鮮的打擊將非常大,但中國一直沒有這樣做。因為中國的目的與美國不一樣。美國的目標應該是只清除朝鮮的核設施……
-
馬哈迪:中國的影響力有可能超過美國
(2017/07/10)
-

馬來西亞前總理 馬哈迪:有必要改變東盟(ASEAN)和中國的關係。應該展開更加平等的討論。美國派遣軍艦無助於(南海)問題的解決。這一地區不需要軍事力量……
-
金東葉:朝鮮實戰部署洲際導彈仍需時間
(2017/07/05)
-
北韓大學院大學教授金東葉:在全部掌握使核彈頭能被搭載的輕量化技術、重返大氣層技術、末端制導等技術後,才能首次實戰部署。仍然很難説朝鮮的該型導彈屬於可實戰部署的武器……
-
高田創:亞投行獲評等或改變美消極態度
(2017/06/30)
-
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專務執行董事 高田創:雖然尚處於融資經驗較少的階段,但比預想更早獲得了評等。此次給出最高評等的是美國公司……
-
倉田徹:多數香港人對近5年的事情感到疲憊
(2017/06/30)
-

日本立教大學教授倉田徹:除了一些極端過激的年輕人外,大多數香港市民都對這5年來發生的事情感到疲憊,想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越來越多……
-
尼布利特:外資最擔心的不是干預香港政治
(2017/06/30)
-

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羅賓·尼布利特:即使中央干預香港的政治,國外投資者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理解。歐洲企業擔心的是……
-
馮國經:香港的繁榮得益於一國兩制
(2017/06/30)
-

香港利豐名譽會長 馮國經:回歸20年來,香港此前致力於解決住宅問題和貧富差距等內部問題,加強了內向趨勢。但應該將目光再次轉向外部。必須通過做大經濟蛋糕,來解決財富的再分配問題……
-
從香港回歸20年看到的中國
(2017/06/30)
-

香港回歸20年,在這期間中國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香港社會與中國大陸的距離感似乎有所增加,甚至有人喊出了「港獨」。該如何看今後中國和大中華區的走向?
-
美國專家:對朝禁油力度夠大但危險
(2017/06/27)
-

研究朝鮮動向網站「38 North」的成員 約瑟夫·德湯瑪士:如果真的想施加壓力,必須在石油上下手。但這樣做也很危險。看一看日本的歷史就知道了。日本(在二戰中)成為美國的石油禁運對象,但並沒有屈服,而是選擇了戰爭……
-
渡部恒雄:中美將繼續尋找朝鮮問題妥協點
(2017/06/23)
-
笹川和平財團特聘研究員渡部恒雄:中美在朝鮮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美國無法接受中國主張的「對話路線」。中國面臨共産黨大會,同樣無法妥協。但如果中美公然決裂,反而會讓朝鮮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