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羅納德・雷根」號參加訴訟的人們認為,由於東電沒有正確傳達當時核事故的真相,航母「羅納德・雷根」號在2011年3月13日到達福島縣海面後,進入放射區,很多乘組人員被海風吹拂,接受了強烈的放射線,而且艦內用從海浬汲取的海水脫鹽後做飯,並使用這樣的海水淋浴、刷牙,引起了體內核輻射。
2012年12月,8名「羅納德・雷根」號的士兵以東京電力等為被告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歌南加利福尼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到目前為止,原告已增加到400多人,乘組人員中已有7人患白血病、腫瘤等疾病死亡,而據美國防部2014年針對此案向聯邦議會提出的報告書,在通過對參加救災的「羅納德・雷根」號的4843名乘組人員的健康檢查中發現,患惡性腫瘤的為46人;甲狀腺疾患35人;呼吸系統疾患931人;消化系統疾病722人。
美國政府方面不承認原告們的主張
美國國防部2014年針對此案向聯邦議會提出的報告書中雖然列舉了「羅納德・雷根」參加救災的人們的健康狀況,但是他們主張,乘組人員在「朋友作戰」中所接收的放射劑量比普通的美國人在自然界接受的放射劑量低,不能考慮他們的健康狀況與這次救援活動存在因果關係。東電方面也以「不習慣於政治問題的訴訟」,要求美國法院不以受理,並主張在日本打官司。
而日本原首相小泉純一郎在今年5月為調查此案赴美,在5月15日到17日會見了「羅納德・雷根」號上的原乘組人員等12人。
關於美國政府對於此案的態度,小泉指出:「美國也是核發電推進派,不喜歡宣傳核發電的危險性,總統選舉也從「核能源村」得到大量資金。如果訴訟開始審理,海軍也會受到批判。證人會一個接一個地站出來。關於這一點,我不去説,這是美國的問題,但是病人不斷增加,這是現實,而在日本,無論擁核派還是反核派,都應該共同面對這個問題。」(3)
而在2014年10月2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歌南加利福尼亞地方法院駁回東電等提出的不予審理的要求,決定繼續審理此案。
新的《驗證結果報告書》給原告帶來了新希望
6月16日公佈的第三者委員會的《驗證結果報告書》暴露了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初期,時任東電社長的清水正孝曾指示公司內部「不要使用爐心熔化一詞」。現任社長廣瀨直己於6月21日就此召開記者會道歉稱:「對有過讓內部保密的指示感到極其悔恨。被社會視作隱瞞事實是理所當然的。」而這一報告書也會為美國原告們帶來新的希望。
在核事故發生時,在日本,負責監督原子能安全的核安全•保安院,是經濟産業省的直屬機構。推進原子能發電的組織與安全監督組織並未相互獨立。它們和東京電力等電力公司,以及核電站推進派政治家、學者組成了一個利益共用的「原子能村」。
從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以看出,這個「原子能村」是一種互相包庇、掩蓋,有福同享、有難共逃的共謀體制。
據日本共産黨眾議院議員鹽川鐵也截止到2011年4月的調查,東京電力的副社長席位成了監督官署經濟産業省退休和退職幹部的「指定席」。到2011年4月為止,經濟産業省的「兩退」幹部,到10家電力公司再就職者共計45人,包括:東北電力、九州電力各6人;北海道電力、東京電力、北陸電力、關西電力各5人;沖繩電力4人;中部電力、中國(日本一地區名)電力、四國電力各3人。
在這種官商勾結結構下,經濟産業省對核電力公司的安全監督必然會鬆懈而曖昧,因為電力企業不願意投資沒有利潤,只有成本的安全設施;作為利益共用方的經産省和核電站推進派政治家,自然對東電言聽計從。
這種利權共用的「原子能村」結構,早就埋下了福島核電站危機的種子。
2000年,有東電職員內部告發説,東電長年隱瞞設備檢查紀錄,連支撐核反應爐爐心重要零件的損傷都隱匿不報,而核安全•保安院直到兩年後的2002年8月29日,才將此事通知福島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