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非常忌諱「落井下石」?
2019/02/1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張石: 唐·韓愈在《柳子厚墓誌銘》中雲:「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這就是「落井下石」這個成語的來源,意思説:有人遇到一點蠅頭小利,就翻臉不認人;看有人落進陷阱,不僅不伸出援手,而其還往下扔石頭。
不知其他的人是否注意到,日本人似乎是非常忌諱「落井下石」的。日本在發生刑事事件時,媒體都要去涉嫌犯罪者工作的地方、生活的地方等去採訪,問涉嫌犯罪人的人格、性格等,但是被問及的人很少説這個人本來就是一個壞人,一般都是説:「很老實呀!」,「很誠實呀!,「很有禮貌呀!」,「發生這種事情,真是想不到」。很難聽到有人説這些涉嫌犯罪人的壞話。我剛來日本時在一家超市打工,那時這家超市裏經常發生「順手牽羊」,把店裏的東西抄走的盜竊事件,而且老年人居多,而周圍的同事和店員抓到小偷後,特別是老年小偷時,在一起議論時都説小偷如何如何「可憐」,認為他們是沒有辦法才來偷盜的。有一天,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漢由於偷東西被抓後,嚇得不會走路了,店裏只好給他的夫人打電話,讓她來店裏把丈夫接回去,目送著他在夫人攙扶下走出去的蹣跚的背影,同事和店員們一陣唏噓,説他如何「可憐」。
|
日本人可能認為無論人們陷入不幸也好,或是因涉嫌犯罪被抓也好,都是一種「落井」狀態。雖然他們也很同情犯罪受害者,但是似乎也忌諱説涉嫌犯罪人的壞話,是不是他們認為:在這樣的時候説人家的壞話可能會反襯出自己的品質不好,有「落井下石」之嫌呢?
日本還流傳著一件膾炙人口的「落井不下石」的歷史故事。那就是給自己的敵人送鹽的故事。講的是日本戰國時代越後國(現在的新潟縣一帶)大名上衫謙信,為了統一內亂頻繁在越後國等反覆和各地大名、武將等鏖戰,並5次和甲斐國(現在的山梨縣一帶)守護大武田信玄在川中島(現在的長野縣長野市南郊)進行激烈征戰。
信玄當時的領地位四邊無海,要仰賴當時和他結盟的相模(現在的靜岡縣一帶)的北條氏和駿河(現在的神奈川縣一帶)的今川氏供給食鹽。永祿十年(1567)年,信玄和北條氏及今川氏關係惡化,北條氏聯合今川氏停止了向其供鹽。謙信雖然正在和信玄交戰,但是聽到信玄的領地無鹽,認為今川氏等這種做法很卑劣,有悖道義,他説:「我與信玄之爭,是以弓箭相爭」。就是説武士見勝負以戰為榮,而不是趁敵人陷入其他的困境落井下石,因此謙信決定向信玄的領地送鹽。
這以後就成了日本「給敵人送鹽」的典故,這個故事是否全部真實不得而知,但是在複數的古書中有所言及。
雖然中國和日本都是受佛教影響很深的國家,但是正像日本哲學家、文化學者梅原猛在《美與宗教的發現》一書中所説:「佛教在日本,從苦的教義變成了無常的教義,在日本感情的形成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梅原猛《美與宗教的發現》,集英社,1982年出版,151頁)日本人非常信仰佛教中「無常」的觀點,梅原猛還指出:「當可能性難以變為現實性的時候,他(指《古今集》的詩人-張石注)不在外在的敵對力量中尋找原因,也不認為這是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是一心把它看作是無常的命運。也許,那濃重悲哀的日本感情原型,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在人們意識到可能性和現實性的矛盾,而可能性又被現實性壓倒的時候,如果從外在的敵對者那裏尋找這種狀態的原因,就會産生憤怒的感情,如果認為這種狀態是由於自己的無能為力,就會産生「罪」的感情,而《古今集》的詩人們,寧願把這看作是命運的無常。(梅原猛《美與宗教的發現》,149-150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