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比目魚行情上漲3成,排海無顯著影響
2023/09/19
東電和日本政府提出的「準確、易懂地公開資訊」的實效性也受到考驗。福島縣的漁協幹部強調,「消費者等可能會混淆放射性物質銫和氚」。
核處理水中殘留的氚被解釋為「釋放的放射線很弱,雨水和自來水中也含有」。銫是通過測量食品中所含的濃度來掌握安全性。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事故已過去10多年,在福島沿海極其罕見地捕到過超過標準值(100貝克勒爾/公斤)的魚。
雖然有聲音指出可能是在核電站港灣內被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污染的魚遊到了外海,但尚不清楚具體原因。
伴隨核電站廢堆的捕魚作業不管過去還是將來都在持續。
![]() |
福島縣漁業協會聯合會持續發佈作為安全性前提的數據。從2012年開始進行限製作業海域和捕撈魚種的試驗性捕魚,並對捕撈的每種魚都測量1種以上放射性物質的濃度。2018年以後每年檢測超過1萬件,累計檢測數量超過10萬件。
![]() |
福島縣漁聯的野崎會長回答記者提問(8月31日,福島縣磐城市) |
福島縣漁聯從2012年開始與縣內的漁協組合長等召開月例會,聽取東電關於廢堆進展等的介紹。縣漁聯的會長野崎哲關於這個會議表示,「可以自負地説這是在日本也少有的冷靜觀察事態的團體」。他表示,核處理水排放後也以一直以來的姿態與日本政府和東電溝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黑瀧啟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