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日前公佈將於2020年左右發售可在高速公路上自動變更車道、並線以及超車的自動駕駛汽車。這相比豐田此前主張的自動駕駛技術「只是協助駕駛」,又邁進了一步。同時,IT企業參與的自動駕駛車實用化競爭也將更為激烈。
豐田雖然此前一直對自動駕駛的産品化持謹慎態度,但豐田將從技術難度較低的高速公路入手,從而力爭實現在普通公路的自動駕駛。豐田專務理事吉田守孝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豐田自動駕駛車)能實現體弱老人、活動障礙人士的自由移動。」
豐田轉變方針的契機之一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政府提出迎接奧運,政府民間共同推進自動駕駛車的方針。因此,豐田提出爭取在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車實用化的計劃。
早在20世紀90年代,豐田就開始研究自動駕駛,積累了豐富的技術。此次公開的自動駕駛車除車前安裝的「觀察眼」攝像頭外,車身還配有發射紅外線的雷射雷達等設備,以便及時掌握周圍情況。自動駕駛車將人工智慧分析收集的數據後對照歷史行駛數據,從而判斷可否並線或變更車道。豐田表示:「其他廠商應該尚未達到(豐田)目前的自動駕駛水準。」
據大型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預測,2035年將銷售約3000萬輛自動駕駛車,相當於全球新車銷量的四分之一。除美國通用汽車等車企外,美國谷歌、美國蘋果等也正在加入開發自動駕駛車的行列。
然而,完全普及自動駕駛車仍將面臨諸多問題。豐田自動駕駛負責部長鯉瀏健表示:「雖然目前沒有必要,但完全實現自動駕駛需修改相關法律。此外還存在保險和責任歸屬等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