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4月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新車銷量(按工廠供貨量計算)比上年同月增長8.8%,達到243萬9700輛。作為經濟刺激對策的一環、中國政府自2015年10月開始實施的小型車減稅繼續成為東風。不過,減稅對象車産品線較少的企業的銷量均出現減少,在份額位居前列的外資車企之間,也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狀況。
按車型來看,一般情況下利用較多的乘用車的銷量增長9.8%,實現大幅增長。減稅以排量在1600㏄以下的小型車為對象,相當於每輛車降價6000元左右的效果。3月,由於往年1~2月春節商戰的反向作用,顧客往往會減少,但據北京市內的豐田旗下專賣店表示「今年減稅和各公司的打折優惠發揮了作用,考慮升級換代的顧客正在增加」。
按企業來看,小型車「威馳」等實現增長的豐田銷量增加了40%。而德國福斯也因小型轎車「朗逸」等表現強勁而增長20%。此外,長城汽車等中國企業也表現強勁。另一方面,2015年份額居首的美國通用汽車(GM)因以大型車為主體的産品線産生負面影響,3月銷量下降0.6%。而第3位南韓現代汽車的銷量也下降約7%。
1~3月中國市場整體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6%,達到652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16年銷量比2015年增長5.9%,達到2604萬輛,但很多聲音表示,「所有車企共同分享不斷增長的時代已經終結」(日本大型車企),企業之間的競爭或將日趨激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阿部哲也 北京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