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剝離「負遺産」 日美仍有4000萬個未召回
2017/06/27
6月26日,因缺陷氣囊問題陷入經營惡化的日本高田公司宣佈,已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適用《民事再生法》。各汽車廠商正在召回高田生産的氣囊,但在日本和美國仍有約4000萬個問題氣囊尚未回收。作為贊助方的中國系汽車零部件企業將接手高田的安全帶等正常業務,舊公司專門負責召回所産生債務償還等事務。
高田將在2018年1~3月期間,將氣囊和安全帶等業務轉讓給寧波均勝電子旗下的美國百利得(Key Safety Systems,KSS)成立的新公司。均勝電子多次收購中型汽車零部件廠商,正在迅速成長。
百利得社長兼CEO羅冠宏(Jason Luo)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表示:「已出貨氣囊發生的問題由舊公司負責」。百利得不負擔召回費用等償還債務責任,而是新公司向舊公司支付約1750億日元。
包括各家車企未回收的氣囊,召回費用預計將膨脹至1.3萬億日元。用於支付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定的車企補償金等1750億日元的償還資金大幅低於召回費用。
但是,各家車企在2016財年已經填補了大部分費用,認為該事件對於今後的業績影響為「輕微」。
發生碰撞時使氣囊充氣的核心部件「氣體發生器」業務留給舊公司繼續經營。在完成召回所需的更換零部件和已接收訂單的部分全部生産完畢後,將於2020年3月之前經由新公司向車企繼續供應。業務轉讓事宜有了眉目後,高田會長兼社長等現任管理層將在2018年春季之前卸任。
日美當局要求召回的氣囊數量在全球達到約1億個。但目前召回率遲遲上不去。
據高田介紹,在美國需要召回的氣囊約為5200萬個,其中64%尚未召回。此外,還發生了修理事故車輛時使用的缺陷二手氣囊發生異常破裂的情況。
日本也有1882萬個問題氣囊需要召回,其中27%尚未回收,日本和美國加在一起,總共還有約4000萬個未回收的問題氣囊。
汽車廠商也在抓緊召回配備高田氣囊的車輛。
高田的最大客戶本田需要召回約5100萬個問題氣囊。最近的召回率為美國59%,日本87%。在美國,除了召回流向二手車市場上的對象部件外,還雇傭偵探人員尋找目標車輛的轉售對象,督促其進行維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