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為佔全球新車銷售四分之一的巨大市場。甚至有預測稱2020年中國的市場規模將擴大到2011年1.7倍的3000萬輛。在這誘人的市場上,和日系汽車稱雄的日本及北美市場不同,領先的歐美企業影響力巨大。日系車與歐美系,攻破對手的壁壘、強化自身地盤的「南北戰爭」全面打響。
「Go South Strategy」,大眾已著手實施「南下戰略」,目標直指日系車。
大眾選擇廣東佛山作為進軍中國南方的首個生産基地。佛山緊鄰豐田、日産和本田主力工廠聚集的廣州市。預計將有50多家大眾零部件製造商隨之進駐,到2013年將形成一個新的汽車産業基地。
在中國有沒有生産基地直接影響市佔率的多少。大眾在擁有工廠的上海及長春等城市的市場佔有率較高。但3家日企掌握著廣州4成市佔率。大眾意在填補這一空白,攻破日系車的大本營。
歐美競爭對手並不僅在南方發動進攻。在武漢工業園區,一位日資零部件廠商高管面對著一大片空地用不同尋常的語氣説道:「好像這裡已經有買家了」。
據説買家的歐洲大型汽車廠商在廣州和武漢間權衡後決定落腳武漢。武漢是本田及日産建有工廠的日系車「第2大本營」。據説這家歐洲汽車巨頭的年産能將接近本田的30萬輛。美國通用汽車最近也決定入駐武漢建年産30萬輛的工廠。據稱大眾也敲定進駐武漢的計劃。
在日系車在北美開始生産後不久,大眾就在1984年與上海汽車集團共同設立了合資公司,開始生産「桑塔納」。通用汽車也於1998年進入中國。兩家歐美廠商通過徹底進行本地化獲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2011年中國乘用車銷售排行榜的第1~7位都是這兩家公司的車型。
而日企是從2000年代前期開始全面擴大中國業務。日企急追直上,接二連三增加産力,在歐美企業佔優勢的中國北方也加強了攻勢。
豐田5月啟動了長春的新工廠,日産剛剛決定最多投資50億元在遼寧大連建新工廠。
引進最先進生産線 強化固有「地盤」
強化自身地盤的動作越來越活躍。今年年初,廣州花都區的日産合資公司東風汽車第2工廠投産。全力進行人氣小型車「騏達」(Tiida)生産的這座新工廠裏看不到忙亂的景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